原子序数小于18的八种连号元素,它们的单质熔点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图中X元素应属于
| A.ⅢA族 | B.ⅣA族 |
| C.ⅤA族 | D.ⅥA族 |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如图):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甲为AlCl3溶液,则丁可能是NaOH溶液 |
| B.若甲为氮气,则丁可能是O2 |
|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稀硝酸 |
| D.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
一定条件下,将3 molA和l mol 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 + B(g)
C(g) + 2D(s)。2 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D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
| B.2 min后,加压会使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变慢,平衡正向移动 |
| C.反应过程中A和B的转化率之比为3∶1 |
| D.开始到平衡,用A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3mol/(L•min) |
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 A.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ClO-+CO2+H2O===HClO+HCO3﹣ |
| B.用碳酸钠溶液吸收Br2:CO32-+Br2+2H2O===Br-+BrO3-+CO2↑+4H+ |
| C.用铜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2Cu2++2H2O △ 2Cu↓+O2↑+4H+ |
| D.已知硫酸铅难溶于水,也难溶于硝酸,却可溶于醋酸铵溶液中,形成无色溶液,当Pb(Ac)2溶液中通入H2S时有黑色沉淀生成:Pb2++2Ac﹣+H2S===PbS+2HAc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7H16的烷烃,含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 |
| B.丙烯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还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 C.甲苯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 |
| D.相同质量的甲烷和乙烷完全燃烧,乙烷耗氧量多 |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 A |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0.1mol/LNaClO溶液和0.1mol/L CH3COONa溶液的pH |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
| B |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1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 |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 C |
向10mL 0.2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滴0.1mol/L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mol/L 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
证明在相同温度下Ksp: Mg(OH)2>Fe(OH)3 |
| D |
分别测定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 |
证明非金属性S>C |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