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现象预测不正确的是
A.实验Ⅰ:振荡后静止,上层溶液颜色逐渐消失 |
B.实验Ⅱ: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
C.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紫色逐渐消失 |
D.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滴加几滴新制Cu(OH)2浊液,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 |
化合物C8H10的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后,一氯代物有3种同分异构体,二氯代物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可能是
A.邻-二甲苯 | B.对-二甲苯 | C.间-二甲苯 | D.乙苯 |
二甲醚和乙醇是同分异构体,其鉴别可采用化学方法及物理方法,下列鉴别方法中不能对二者进行鉴别的是
A.利用金属钠或者金属钾 | B.利用质谱法 |
C.利用红外光谱法 | D.利用核磁共振氢谱 |
下列是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有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苯(苯酚)——加浓溴水,过滤 |
B.溴苯(溴)——加入苯,振荡、静置分液 |
C.乙烷(乙烯)——让气体通过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
D.乙醇(乙酸)——加足量NaOH溶液,蒸馏 |
某学生将一氯丙烷和NaOH溶液共热煮沸几分钟后,冷却,滴入AgNO3溶液,结果未见到白色沉淀生成,其主要原因是
A.加热时间太短 | B.不应冷却后再滴入AgNO3溶液 |
C.加AgNO3溶液后未加稀HNO3 | D.加AgNO3溶液前未用稀HNO3酸化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8与C6H14的两种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
B.具有相同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互为同系物 |
C.两个相邻同系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数值一定相差14 |
D.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必定互为同系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