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相互反应时,无论哪种过量,都可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①碳酸钠溶液与盐酸 ②硫化氢气体与氯化铁溶液 ③硫酸铝溶液与氨水
④硝酸银溶液与氨水 ⑤碘化亚铁溶液与氯水 ⑥碳酸氢钙溶液与澄清石灰水
A.③⑤ | B.①③⑥ | C.②④ | D.③⑥ |
向甲、乙、丙三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X和Y,发生反应:x(g)+aY(g)2Z(g)。各容器的反应温度、反应物起始量,反应过程中Z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分别以下图和下表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容器 |
甲 |
乙 |
丙 |
容积 |
0.5L |
0.5L |
1.0L |
温度/℃ |
T1 |
T2 |
T2 |
反应物 起始量 |
1.0molX 0.5molY |
1.0molX 0.5molY |
4.0molX 2.0molY |
A.该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
B.20min内甲容器中反应的平均速率: v(X) = 0.075mol·(L·min)-1
C.其他条件不变,若缩小乙的体积,Y的转化率不变
D.10min时,其他条件不变,向乙容器中再加入2 molZ,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Zn(NH3)4]Cl2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16 NA |
B.电解精炼粗铜时,每转移NA电子,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数必为0.5 NA |
C.3.0 g淀粉和葡萄糖混合物中共含碳原子数为0.1NA |
D.60 g石英晶体中含有的Si—O键数目为2NA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现象与相应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将Cl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
证明Cl2有还原性 |
B |
蔗糖溶液在硫酸存在下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与银氨溶液混合水浴加热,无银镜出现 |
蔗糖没有水解 |
C |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蛋白质变性 |
D |
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 |
铝箔表面氧化铝熔点高于铝 |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是
A.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2AlO2-+CO2+3H2O= 2Al(OH)3↓+ CO32- |
B.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2I﹣+H2O2+2H+=I2+O2↑+2H2O |
C.Fe2(SO4)3和Ba(OH)2溶液混合:Fe3++SO42-+Ba2++3OH-=Fe(OH)3↓+ BaSO4↓ |
D.草酸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其离子方程式为:5H2C2O4 + 2MnO4-+ 6H+ = 2Mn2+ + 10CO2↑ + 8H2O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馏、蒸馏、煤的液化都是物理变化,干馏、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
B.乙烯和聚乙烯均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
C.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
D.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 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