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σ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σ键不属于共价键,是另一种化学键 |
B.s-s σ键与s-p σ键的对称性相同 |
C.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σ键 |
D.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σ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 |
解释下列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用碳酸钠溶液处理水垢中的硫酸钙:Ca2++CO32—=CaCO3↓ |
B.硫酸型酸雨放置一段时间溶液的pH下降:2H2SO3+O2=2H2SO4 |
C.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入稀盐酸得到胶体:Na2SiO3+2HCl=H2SiO3(胶体)+2NaCl |
D.用石墨电极电解AlCl3溶液阴极附近生成沉淀:2Al3++6H2O+6e-=2Al(OH)3↓+3H2↑ |
下列解释相关问题或实验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NaClO溶液呈碱性:ClO-+H2O![]() |
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制胶体:Fe3++3H2O![]() |
C.粗盐提纯中除去Mg2+:Mg2++2OH-=Mg(OH)2↓ |
D.工业上精炼粗铜的阴极反应:Cu-2e-=Cu2+ |
将51.2 g 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8 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 mL 2 mol/L NaOH溶液完全吸收,发生的反应为:
2NO2+2NaOH=NaNO2+NaNO3+H2O; NO+NO2+2NaOH=2NaNO2+H2O。
则生成的盐溶液中NaNO2的物质的量为( )
A.0.4 mol | B.0.6 mol | C.0.8 mol | D.0.2 mol |
已知氧化性:Cl2>IO3—>Fe3+>I2,以下实验的结论或实验的预测合理的是( )
A.往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再加淀粉,振荡不出现蓝色,说明没有I- |
B.向FeCl2溶液中滴加碘水,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将呈红色 |
C.向淀粉碘化钾试纸上滴白醋和加碘盐的溶液,试纸变蓝,说明加碘盐中有IO3— |
D.往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变成棕黄色,说明有Fe3+生成 |
若(NH4)2SO4加强热分解的产物是SO2、N2、NH3和H2O,则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方程式中产物分子的化学计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SO2、N2、NH3、H2O |
B.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
C.被氧化元素原子和被还原元素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
D.若反应生成1 mol H2O,则转移的电子为6 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