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当地球上昼半球与东半球重合时,回答问题。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是( )
A.70°E,0° | B.90°W,0° |
C.90°N,0° | D.180°E,0° |
若该图所示阴影部分代表3月5日,则P点时间为( )
A.3月5日6时 | B.3月6日6时 |
C.3月5日12时 | D.3月6日12时 |
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
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纵波传播速度慢,横波传播速度快 |
B.纵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
C.横波只能通过气态物质 |
D.纵波传播速度随通过物质不同而变化,横波不变 |
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是个球体 | B.地球不停地自转 |
C.太阳的东升西落 | D.黄赤交角的存在 |
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
B.是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
C.是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 |
D.是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的唯一条件 |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3题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26分 |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 B.甲乙丁丙 | C.丙丁乙甲 | D.丁丙乙甲 |
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公转②地球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