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回答:
| 年龄段(岁) |
0-14 |
15-29 |
30-44 |
45-59 |
≥60 |
| 男性人口(万人) |
5.04 |
25.14 |
14.68 |
4.94 |
1.76 |
| 女性人口(万人) |
3.84 |
37.10 |
11.63 |
4.01 |
1.78 |
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① 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② 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③ 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④ 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① 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② 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 增加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 ④ 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为避免人们交流中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日期变更线的方法。下图是某校同学自制日期
钟,其中短指针所对应的日界线不动,通过长指针表示全球日期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当长指针指向Q时,伦敦时间为
| A.21时 | B.15时 |
| C.9时 | D.3时 |
当北京时间8时整,长指针指向
| A.M | B.N | C.P | D.Q |
经度相差600的两地,地球自转一周时,两地处在同一日期内的时间可长达
| A.6小时 | B.12小时 |
| C.20小时 | D.24小时 |
下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③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最有可能是
| A.河北省 | B.甘肃省 |
| C.四川省 | D.黑龙江省 |
下列有关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正确叙述是
| A.可再生能为主 | B.清洁能的比重大 |
| C.增加温室气体 | D.降低酸雨危害 |
制约图①省份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是
| 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 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
| C.人口分布稀疏 | D.地质条件复杂 |
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是富饶的宝岛。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台湾是世界著名的“水果之乡”,当地水果品种繁多最能反映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
| A.赤道向两极的分异 | B.沿海向内陆的分异 |
| C.山麓向山顶的垂直分异 | D.非地带性分异 |
台湾有“海上粮仓”的美誉,但近年来粮食自给率呈下降的趋势,原因最有可能是
| A.生产成本上升 | B.单产低 |
| C.技术水平低 | D.水资源短缺 |
台湾有“东方盐库”的美誉,与高雄附近的盐场无关的要素是
| A.沿海地势低平,沙滩广布 | B.东南信风的背风坡 |
| C.气温高,蒸发多 | D.晴天多,降水少 |
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水和地下水水位年内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地可能位于
| A.华北平原 | B.江南丘陵 |
| C.云贵高原 | D.青藏地区 |
造成图中M时期地下水位与前、后时期不同的原因是
| A.受副高影响 | B.受离岸风影响 |
| C.受台风影响 | D.受冬季风影响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若a为某地地形剖面图,则乙地地形一定不可能是
| A.向斜山 | B.背斜山 |
| C.向斜谷 | D.断块山 |
若a为某区域近地面等压面,且甲、乙两地海拔相同,则
| A.气压:甲>乙 | B.气温:甲<乙 |
| C.甲地盛行下沉气流 | D.乙地以晴朗天气为主 |
若a为南半球某大洋表面的等温线,且甲、乙两地纬度相同,则
| A.甲处可能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 |
| B.乙处附近海域不可能有世界性大渔场 |
| C.甲处沿岸地区受离岸风影响干旱少雨 |
| D.乙处沿岸地区森林广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