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回答:

年龄段(岁)
0-14
15-29
30-44
45-59
≥60
男性人口(万人)
5.04
25.14
14.68
4.94
1.76
女性人口(万人)
3.84
37.10
11.63
4.01
1.78

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① 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② 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③ 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④ 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① 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② 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 增加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             ④ 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老少比是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是:老少比=(≥65岁人口数÷0~14岁人口数)× 100%。下表为某年四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表。据此完成下面各小题。

国家




0-14岁人口比重(%)
15
12
8
17
老少比(%)
87
113
93
107


四国中,人口老龄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A.甲丁丙乙 B.丁乙甲丙
C.乙甲丁丙 D.丙甲乙丁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下列产业受其影响最小的是

A.家政服务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现代观光农业 D.医疗保健业

下左图区域内有一山脉,其垂直自然带如右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各小题。
右图山脉可能位于左图中的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右图中山地针叶林带所处坡向和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南坡热量 B.北坡降水
C.南坡相对高度 D.北坡海拔

读“某地年内气温折线图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折线图”。完成下面各小题。。

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带来降水的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B.带来降水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C.河流流量较小且不稳定
D.河流冰期较短,含沙量大

利用该地优势农产品最适宜发展的工业是

A.葡萄酿酒 B.棉花纺织
C.牛奶加工 D.甜菜制糖

滇西北等地的高山上,林线与雪线之间,有一个特殊的地带—高山流石滩。它是由寒冻劈碎、热胀冷缩风化而成的大大小小的石块构成的。那里没有葱郁的树木灌丛,放眼望去,好像一派无生命迹象的荒凉“石海”,但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各种美丽而独特的高山花卉在石缝间悄悄绽放,这些星星点点的花卉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景观带。下图中的“花”为在遍地湿润的碎石块间茁壮醒目的一株1米多高的塔黄,叶片呈“垫伏”(匍匐贴近地面生长)状。结合图文完成下面各小题。

下列有关高山流石滩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流石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冰川堆积②流石滩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风力堆积③流石滩的形成与剧烈的昼夜温差和冻融作用有关 ④流石滩的形成与重力作用和较平坦地形有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塔黄”花色艳丽,叶片“垫伏”于地面,是高山花卉的重要生存手段,下列描述“ 塔黄” 与“流石滩”环境的相关性正确的是
①花色艳丽能吸引有限的动物为其传播花粉 ②花色艳丽能有效的进行光合作用 ③叶片“垫伏”于地面,是为了适应强风及碎石松动的环境 ④叶片“垫伏”于地面,是为了更好吸收地面热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太平洋沿30°纬线的表层水温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各小题。

有关图中a、b、c、d四处海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a—西邻荒漠地带
B.b—洋流由北向南
C.c—常年高压中心
D.d—全年温和多雨

对于水循环来说,水汽贡献率最大的海域是

A.a B.b C.c D.d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