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的优势有哪些?试从政治制度、科学技术两个方面分析,将答案填入表格中。
|
优势 |
政治制度 |
|
科学技术 |
|
尊重历史,才有和平。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8年,一个叫张伯伦的得意的挥舞着一纸协定,向他的人们宣布“我带来了我们时代的和平”。但是事实上……协定加快了世界大战的步伐。
——摘自《大国的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纸协定”的内容是什么?并分析协定使世界大战步伐加快的原因?
材料二 罗斯福就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的“无端、卑鄙的进攻” 发表了“国耻日”演说,之后奥巴马宣布12月7日为美国纪念日。
——摘自《环球时代》
(2)材料二中“美国纪念日”是为了纪念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三 1937年12月,日本占领南京后,开展了杀人竞赛,我国被杀同胞达30多万人。
(3)材料三中的大屠杀是一场反人道的暴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这些遇难者的什么身份最能说明这一点?
材料四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引发了中、朝、韩等国家的强烈谴责,美国对此也表示遗憾。2014年6月6日,德国总理再次以战败国的身份出席法国官方纪念会,共同缅怀70年前的那一场登陆战。
——新华社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德日两国对待战争问题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由于德国的态度获得了法国等欧洲国家的认可,彼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德、法等国在20 世纪60年代成立了什么组织?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所示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归纳出中国近代史发展的三条主线。
材料二“……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进入战斗状态。……此后进入了持续8年的日中战争……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件,日本也不例外。”
——日本2001年版历史教科书
(2)找出材料二中日本教科书的描述有哪些与史实不相符合,并简要说明?
(3)如今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了“改革开放”后所做笔记,请你找出其中的三处错并加以改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1980年,先后又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浦东五个经济特区,后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1984年,我国对城市的改革也开始了,城市改革的重点是对国有企业改革,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改革方向是向建立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制度迈进。
①错在:,应该是:;②错在:,应该是:;③错在:,应该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美自从《阿凡达》之后,电影3D热潮一发不可收拾,近日3D电影中声势最浩大的莫过于经典之作《泰坦尼克号》3D版。导演卡梅隆将15年前的经典重制,《泰坦尼克号》3D版于2012年4月10日再次亮相大银幕,来纪念沉船事件100周年。
材料二泰坦尼克号是英国制造的一艘在当时世界最大的豪华客轮,于1912年4月首航时撞上冰山后沉没。在她的首航中,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计划中的目的地为美国纽约。2208名船员和旅客中,只有705人生还。泰坦尼克号海难是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惨重的海难之一,同时也是为人熟知的海上事故之一。
(1)泰坦尼克号从欧洲出发,穿越大西洋,计划到美国,此航线最早是由谁于何时开辟的?这条路线的开通与世界历史上哪件大事有关?
(2)当时为泰坦尼克号提供动力的机器是什么?它属于第几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在此次工业革命中还有哪一交通工具被发明?
(3)泰坦尼克号下沉时发出了“CQDMGY”的无线电呼救信号,此项技术属于第几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这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极为丰富,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享受这些成果,请分别以美国和德国的一项发明为例说明。
(4)今天的3D,主要是基于电脑、互联网的数字化的三维、立体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次科技革命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至少答出三个)?核心是什么?你认为此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
近代以来,俄、日、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通过改革,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度上得到解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农奴制度永远废除。
——《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材料二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农业。
——《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
材料四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
——《罗斯福就职演说(节录)》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法令”是由哪位沙皇颁布的?依据材料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与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的“新经济政策”是何时由谁领导实施的?材料认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哪一历史事件引发了材料四中的“危急存亡”?为了挽救“危急”,罗斯福颁布了哪一法律文件加强对工业的调整?该法律文件体现了罗斯福新政怎样的特点?
(5)综上所述,这些改革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两次世界大战】
在人类历史上,战争不断,二十世纪以来战争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对文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哪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矛盾激化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法等国炮制慕尼黑阴谋,推行绥靖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战争带来巨大的伤害和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法西斯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举一例。
(3) 人类渴望和平,国际社会不断探索防止战争和消除战争的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相对短暂的和平局面依靠的是怎样的国际关系新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为维护世界和平又建立了怎样的国际组织?
(4)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但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对此我们应该坚持怎样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