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10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问题。

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辽宁省利用“3S”技术对该省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动态采集、管理,以帮助政府正确决策。该图主要体现了哪个技术的应用?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雷达探测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理信息技术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现象不属于荒漠化范畴的是

A.沙质荒漠化 B.石质荒漠化 C.次生盐渍化 D.过度开垦化

读气候与植被的关系示意图,完成:

影响稀树草原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难以受海洋影响 B.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影响
C.终年受高压带控制 D.受地形的影响

亚寒带针叶林带属于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下图表示某树木年轮截面的一部分,标号①②③分别表示5年时间段的年轮。该树生长地区7月气温最低,但仍高于0 ℃。完成:

植物生长与气候密切相关,在气温变化较稳定的前提下,下图中表示①②③三个时间段逐年降水量的图依次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

该树生长地点可能在

A.30°S,118°E B.23.5°N,130°E C.44°S,173°E D.30°N,118°E

该树生长地区自然带可能为

A.亚寒带针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雨林带 D.温带草原带

读下图,回答下题:

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图中箭头表示气流运行方向,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乙>甲>丁>丙 D.丙>乙>甲>丁
2.若此图为三圈环流的低纬环流侧视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为副热带高压带②甲为赤道低压带③乙为副热带高压带
④乙为赤道低压带⑤甲→乙代表西风带⑥甲→乙代表信风带
⑦丙→丁的气流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A.②③⑥ B.①④⑥ C.②⑤⑦ D.①⑥⑦

某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坚持观测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并作详细记录。以下是6月22日(夏至日)观测记录。据此回答46-48题

观测时刻(北京时间)
3:50
……
11:20
……
18:50
太阳高度
0゜
……
73゜26’
……
0゜

该学校的经纬度位置是( )

A.130゜E,40゜N B.110゜E,50゜N
C.115゜E,40゜N D.1l0゜E,50゜N

12月22日,该校所在地的昼长约为( )

A.7小时 B.8小时 C.9小时 D.10小时

当该校于北京时间6时整日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赤道 B.北京市昼夜平分
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D.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