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
诗人在前两联中是从哪几个角度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唐•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答:
(2)诗人借“老马识途”的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答:
(3)这首诗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①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①挼:揉搓。
(1).词人的“赏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概括并做简要分析。
(2).末句富含深意,结合社会背景及作者身世背景谈谈对末句的理解。
(3).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有“怎敌他、晚来风急”之句,本词也有“看取晚来风势”句。“晚风”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有什么样的作用?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西北有高楼
(古诗十九首)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敌意稀。
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这四句诗重在写出歌者地位的不凡。
B.“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两句中,“清商”写出乐曲特点,音调清越;“徘徊”,写出歌者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C.“不惜歌者苦,但伤敌意稀。”中的“知音”指懂得乐曲中意趣的人,引申为了解对方内心抱负的人。
D.这首诗歌所吟咏的是高楼上的弦歌,那激越悲哀动人的乐曲之声,引起了一个楼外人对歌者的同情和知音稀少的感慨。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张庚在《古诗十九首解》中评价这四句诗“但摹写声音,正摹写其人也”。你如何理解?
答: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思
贾 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前两句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从整首诗来看,这两句有什么作用?
答:
有人评价三、四两句在情感的抒发上“构思新奇”,说说你的理解。
答: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鹧鸪天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①这是作者42岁时因主战而被罢官,被迫开始隐居生活时的作品。
②玉瀣(xiè):美酒。③黄庭:即《黄庭经》,道家的经典著作。
词人在上阕极力叙写的“隐居之初”有哪些特点?请结合诗句说明。
答:
简析全词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