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波拿巴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位重要历史人物,他虽然身材矮小,但刚毅、豪爽、聪慧、机敏……历史上对拿破仑的评价始终是个焦点,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完成有关拿破仑的活动简表
史实 |
评价 |
||
Ⅰ |
① |
适应了资产阶级稳定统治秧序的需要,建立了资产阶级军事专政 |
②我看拿破仑(请用一句话概括) |
③ |
|||
Ⅱ |
颁布《法典》 |
④ |
|
Ⅲ |
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控制欧洲大片地区 |
⑤ |
(2)学会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请你根据以上问题总结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城市信号灯发展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科技的进步和城市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材料二】1914年,英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个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材料三】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顺畅。
请回答:
(1)“煤气信号灯”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这项发明使人类进入到什么时代?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些发现和发明使“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的出现”成为可能?
(3)“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主要依赖于什么技术的发展?科技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依据材料三说说科技发展给城市带来了哪些问题?
(4)上述材料对我们未来的城市建设有何借鉴?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在历史上,一批又一批的思想家站在时代的前沿,提出了先进的思想理论,吹响了时代的号角。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3世纪末,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前夜佛罗伦萨诞生了一位伟大的男性诗人,这就是被恩格斯誉为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强调了人的价值和理性的伟大,闪烁着最初的光辉,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主张。
【材料二】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封建君主专制依然存在。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需要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摧毁封建制度。
【材料三】“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次革命中失去的只有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被恩格斯赞誉的这位诗人的作品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2)材料二中“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指什么?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一思想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3)材料三中文件的发表标志着哪一种思想理论的诞生?在这一思想的引领下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人物与近代中国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1分)这一历史事件所冲破的封建思想是汉武帝采纳谁的什么建议而被确立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2分)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思想解放运动在历史发展中有何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
1957年 |
1960年 |
下降(%) |
粮食(亿公斤) |
1950.5 |
1435 |
26.4 |
棉花(万担) |
3280 |
2126 |
35.2 |
油料(万担) |
7542 |
3405 |
54.9 |
生猪存栏数(万头) |
14590 |
8227 |
43.6 |
【材料四】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拥有了土地的什么权利?(2分)
(2)材料二中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1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在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取得了哪些成就?
(5)纵观上述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历程,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
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是近代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不断加强和完善民主与法制建设,已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潮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建议:“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学习)日本……十年而图霸定矣。”
【材料二】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评论中华民国
【材料三】我们这次会议(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四】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康有为主张中国学习日本的什么政治体制? 当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人制定了什么法律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
(3)材料三中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该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文献的性质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颁布的两部法律文件。
(5)综合上述材料,你对我国要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应该从哪些方面提供保障?
探究题(本题共15分)
19世纪人类的知识量大约50年翻一番,20世纪初则缩短为30年,20世纪中叶为20年,到80年代只需3到5年。世界的重大发明在16世纪只有26项,17世纪增至106项,18世纪增至156项,19世纪增至546项,进入20世纪,仅前50年代就达961项,比此前的总和还多127项。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回顾三次科技革命的历史,探究以下问题:
(1)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的是哪个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加剧了西方的殖民扩张和掠夺。请写出19世纪40年代中国遭受的殖民侵略战争。
(2)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何时?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资产阶级先后领导了两次政治运动,请举一例。
(3)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面对这一挑战中国实施了怎样的发展战略?
(4)你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中对你影响最大的是哪一项?它对你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5)当今世界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你准备怎样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