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福建·18)物理学中有些问题的结论不一定必须通过计算才能验证,有时只需要通过一定的分析就可以判断结论是否正确。如图所示为两个彼此平行且共轴的半径分别为和
的圆环,两圆环上的电荷量均为q(q>0),而且电荷均匀分布。两圆环的圆心
和
相距为2a,联线的中点为O,轴线上的A点在O点右侧与O点相距为r(r<a)。是分析判断下列关于A点处电场强度大小E的表达式(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方向的力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N,F2=2N。当撤去F1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所处状态是
A.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
B.物体受到的合力为6N |
C.物体将向左运动 |
D.物体仍然静止 |
在国际单位制中,下列单位属于基本单位的是()
A.千克 | B.牛顿 | C.米 | D.秒 |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由A点出发分别沿三条光滑轨道到达C1,C2,C3,则 ( )
A.物体到达C1点时的速度最大 |
B.物体分别在三条轨道上的运动时间相同 |
C.物体到达C3的时间最短 |
D.在C3上运动的加速度最小 |
一小球从空中由静止下落,已知下落过程中小球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设小球离地足够高,则 ( )
A.小球先加速后匀速 |
B.小球一直在做加速运动 |
C.小球在做减速运动 |
D.小球先加速后减速 |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以速度v=2m/s向右运行,现将一小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A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若A端与B端相距6m,求物体由A到B的时间(g=10m/s2)()
A.2s | B.2.5s | C.3.5s | D.4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