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一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试完成以下问题:
(1)写出该振子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2)在第2 s末到第3 s末这段时间内,弹簧振子的加速度、速度、动能和弹性势能各是怎样变化的?
(3)该振子在前100 s的总位移是多少?路程是多少?
如图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y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M、N是y轴上的三个点,且=
,P点在y轴的右侧,MP⊥ON,则( )
A.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 |
B.将负电荷由O点移动到P点,电场力做正功 |
C.M、N 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O、M两点间的电势差 |
D.在O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的粒子,该粒子将沿y轴做直线运动 |
如图所示,一带电液滴在重力和匀强电场对它的电场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由b沿直线运动到d,且bd与竖直方向所夹的锐角为4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液滴受到的电场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
B.此液滴带负电 |
C.合力对液滴做的总功等于零 |
D.液滴的电势能减少 |
如图下所示,实线是一个电场中的电场线,虚线是一个负检验电荷在这个电场中的轨迹,若电荷是从a处运动到b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电荷从a到b加速度减小 | B.b处电势能大 |
C.b处电势高 | D.电荷在b处速度小 |
A、B在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且到连线的距离相等,如下图所示,则()
A.同一点电荷在A、B两点的电势能相等
B.把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C.把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A、B两点的连线上任意两点的电势差为零
用控制变量法,可以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因素(如图).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电荷量不变,若( )
A.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大 |
B.保持S不变,增大d,则θ变小 |
C.保持d不变,增大S,则θ变大 |
D.保持d不变,增大S,则θ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