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湖北黄冈)如图所示,S1、S2为两个振动情况完全一样的波源,两列波的波长都为λ,它们在介质中产生干涉现象,S1、S2在空间共形成6个振动减弱的区域(图中虚线处),P是振动减弱区域中的一点,从图中可看出 ( )
A.P点到两波源的距离差等于1.5λ |
B.两波源之间的距离一定在2.5个波长到3.5个波长之间 |
C.P点此时刻振动最弱,过半个周期后,振动变为最强 |
D.当一列波的波峰传到P点时,另一列波的波谷也一定传到P点 |
如图所示,光滑的斜劈放在水平面上,斜面上用固定的竖直板挡住一个光滑球,当整个装置沿水平面以速度v匀速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所受的重力不做功 | B.斜面对球的弹力不做功 |
C.挡板对球的弹力不做功 | D.以上三种说法都正确 |
如图所示,用与水平方向成的力F,拉质量为m的物体水平匀速前进,已知物体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则在此过程中F做功为:
A.![]() |
B.![]() |
C.![]() |
D.![]() |
下列有关力对物体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不做功 |
B.滑动摩擦力对物体可以做正功 |
C.作用力做功的大小一定等于反作用力做功的大小 |
D.作用力做正功,反作用力也可以做负功 |
据媒体报道,嫦娥一号卫星环月工作轨道为圆轨道,轨道高度200 km,运行周期127min.若还知道引力常量和月球半径,仅利用以上条件不能求出的是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 B.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 |
C.卫星绕月运行的速度 | D.卫星绕月运行的加速度 |
神舟七号经过变轨后,最终在距地球表面约343公里的圆轨道上正常飞行,约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神舟七号绕地球正 常飞行时三位宇航员的加速度都大于9.8m/s2 |
B.神舟七号绕地球正常环绕飞行的速率可能大于8km/s |
C.神舟七号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宇航员由于失去重力作用而处于悬浮状态,在舱内行走时,须穿带钩的鞋子,地板是网格状的 |
D.神舟七号运行的周期比地球近地卫星的周期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