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做遗传实验,得到的F2的部分基因型结果如下表(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配子间的结合是随机的 |
| B.表中Y、y、R、r基因的载体有染色体、叶绿体和线粒体 |
| C.l、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大小为3>2=4>1 |
| D.F2中出现的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比例是3/8或5/8 |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需使用逆转录酶 |
| B.过程②需使用解旋酶和PCR获取目的基因 |
| C.过程③使用的感受态细胞可用NaCl溶液制备 |
| D.过程④可利用DNA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 |
医学上,蛋白质工程药物正逐步取代第一代基因工程多肽蛋白质类替代治疗剂,则基因工程药物与蛋白质工程药物的区别是
| A.都与天然产物完全相同 |
| B.都与天然产物不相同 |
| C.基因工程药物与天然产物完全相同,蛋白质工程药物与天然产物不相同 |
| D.基因工程药物与天然产物不相同,蛋白质工程药物与天然产物完全相同 |
下列关于“转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
| B.被转移的基因是功能已知的基因,人们对它们的研究已经相当透彻,绝对不引起安全性问题 |
| C.在“转基因”的过程中,必然用到工具酶 |
| D.转基因技术成果,已经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特别是在医药和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大作用 |
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人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早期胚胎,这表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下列有关克隆大熊猫胚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依次经历了卵裂、囊胚、原肠胚等几个阶段 |
| B.兔子卵细胞质的作用是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 |
| C.克隆出的早期胚胎中,各细胞间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 |
| D.在形成早期胚胎的过程中,尚未出现细胞的分化 |
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首次用羊的体细胞(乳腺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一只小母羊,取名“多利”,这一方法被称之为“克隆”,以下四项中与此方法在本质上最相近的是()
| A.将兔的早期胚胎分割后,分别植入两只母兔的子宫内,并最终发育成两只一样的兔子 |
| B.将人抗病毒基因嫁接到烟草DNA分子上,培育出具有抗病毒能力的烟草新品种 |
| C.将鼠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脾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
| D.将人的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待受精卵在试管内发育到囊胚期时,再植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试管婴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