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长0.2 m,通过2.5 A电流的直导线,关于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所受安培力F的情况,正确的是( )
| A.如果B=2 T,F一定是1 N |
| B.如果F=0,B也一定为零 |
| C.如果B=4 T,F有可能是1 N |
| D.如果F有最大值时,通电导线一定与B平行 |
一个气泡由湖面下20m深处上升到湖面下10m深处,它的体积约变为原来的体积的(温度不变,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m/s2)()
| A.3倍 | B.2倍 | C.1.5倍 | D.0.7 倍 |
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如图13-4-7所示,调整实验装置使得像屏上可以见到清晰的干涉条纹.关于干涉条纹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13-4-7
| A.若将像屏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屏上仍有清晰的干涉条纹 |
| B.若将像屏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屏上的干涉条纹将不会发生变化 |
| C.若将像屏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屏上仍有清晰的干涉条纹 |
| D.若将像屏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屏上的干涉条纹将不会发生变化 |
如图13-4-6所示的双缝干涉实验,用绿光照射单缝S时,在光屏P上观察到干涉条纹.要得到相邻条纹间距更大的干涉图样,可以( )
图13-4-6
| A.增大S1与S2的间距 |
| B.减小双缝屏到光屏的距离 |
| C.将绿光换为红光 |
| D.将绿光换为紫光 |
某同学在实验中,用一束阳光照射单缝,在光屏上没有观察到干涉条纹,移去双缝屏,屏上出现一条较窄的光斑,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最大的可能性是( )
| A.单缝的宽度太宽 | B.双缝间的距离太小 |
| C.双缝到单缝的距离不相等 | D.阳光不能作光源 |
某同学在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光屏上却观察不到干涉图样,这可能是由于( )
| A.光束的中央轴线与遮光筒不一致,相差较大 |
| B.滤光片、单缝、双缝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
| C.单缝与双缝不平行 |
| D.光源发出的光太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