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
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
C.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D. |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 |
如图所示,在烧杯甲中装入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试剂,得到无色溶液。在烧杯乙中装入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甲、乙罩在一起。几分钟后,发现甲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对上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1)甲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乙无关;
(2)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甲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
(3)乙中的浓氨水中有肉眼见不到的微粒逸出,有些微粒进入了甲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并使溶液变红。
(4)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A. | (1)(4) | B. | (2)(3) |
C. | (1)(2) | D. | (3)(4) |
2011年"5.20"中国学生营养日的主题是:"全面、均衡、适量--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 下列各组食物中所含主营养素的类别判断错误的是
从化学的视角来看,下列名句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B.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C.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D. | 曾青(指 溶液)得铁则化为铜 |
以下是KCl的部分溶解度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温度/℃ |
0 |
20 |
40 |
60 |
溶解度/g |
27.6 |
34.0 |
40 |
45.5 |
A. K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20℃时,100g饱和KCl溶液中含KCl 34.0g
C.20℃时K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40℃时K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60℃时将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KCl溶液降温至40℃,有晶体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