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游客日记中写道:北京时间2时15分,旭日的霞光就洒满了乌苏镇。在这有我国“东方第一镇”之美誉的边境小镇的市场上,早已集聚了大量的、相邻国家的境外商人。据此完成问题。读上图,我国“东方第一镇”——乌苏镇位于( )
A.①图中 | B.②图中 |
C.③图中 | D.④图中 |
依据日记内容判断,此游客时间选择在北半球的(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小镇市场上集聚的境外商人,最有可能来自相邻国家( )
A.朝鲜 | B.韩国 | C.俄罗斯 | D.蒙古 |
读右图,回答问题。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
B.温度:A>B>C>D |
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
D.气压:D>A>B>C |
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在②处进行植树造林,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
A.增温和增湿 | B.净化和增温 |
C.净化和增湿 | D.减湿和减温 |
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气流③表示的可能是( )
①白天的谷地②白天的山坡③夜晚的谷地④夜晚的山坡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12月22日,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太阳高度角和当地经纬度观测,操作方法是:在操场上选择一点A处,垂直于一个竹竿(竿长2米)画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圈,将观测到的竿端点在地面所投影的变化记录在操场平地上,如图所示,据此完成问题。该地的地理坐标约为( )
A.122.5°E,21°34′N | B.120°E,45°N |
C.117.5°E,21°34′N | D.120°E,23°26′N |
该地一年中有两次出现“立竿无影”的奇观,其中一次发生在6月8日前后,另一次发生的时间为( )
A.4月4日前后 | B.6月22日前后 |
C.7月5日前后 | D.9月9日前后 |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问题。四幅图中所示季节相同的是( )
A.甲、乙 | B.甲、丁 | C.乙、丁 | D.丙、丁 |
四幅图中,北京昼长与夜长差值最小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四幅图中,反映一年中上海的日落时间最早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武汉有一批机电产品出口到乌克兰,其合理的运输方式为( )
A.武汉→上海→黑海沿岸(乌克兰) |
B.武汉→广州→黑海沿岸(乌克兰) |
C.武汉→郑州→乌克兰 |
D.武汉→乌克兰 |
亚欧第二条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铁路线有( )
A.沪杭线 | B.京包线 | C.兰新线 | D.京包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