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问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
约14亿---15亿 |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
约15亿---16亿 |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
15.1亿或16.6亿 |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
约8亿---9亿 |
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A.约15亿---16亿 | B.15.1亿或16.6亿 |
C.约8亿---9亿 | D.约14亿---15亿 |
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 B.地区开放程度 |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 D.国家人口政策 |
读图,回答15—16题。图中字母D代表的气压带、风带为
A.副热带高气压带 | B.中纬西风带 | C.副极地低气压带 | D.东北信风带 |
某地C和D交替控制,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雨林气候 | B.热带沙漠气候 | C.温带海洋性气候 | D.地中海气候 |
七月份,被亚洲低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
B.副热带高气压带 |
C.副极地低气压带 |
D.极地高气压带 |
关于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副热带高压是热力原因形成的暖高压 |
B.副极地低压是动力原因形成的暖低压 |
C.极地高压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冷高压 |
D.赤道低压是动力原因形成的暖低压 |
读图,判断正确的说法是
A.图中①至④点的气压:①<②<③<④ |
B.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
C.甲地温度高于乙地 |
D.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 |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10-11题: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P波是横波,S波是纵波 |
B.P波和S波传播速度都随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
C.P波和S波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明显变慢 |
D.P波只能通过固体,而S波则能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 |
地震波的纵波和横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变化最大处是:
A.莫霍界面 |
B.地下1000千米处 |
C.古登堡界面 |
D.地下5000千米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