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问题。
|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
约14亿---15亿 |
|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
约15亿---16亿 |
|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
15.1亿或16.6亿 |
|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
约8亿---9亿 |
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 A.约15亿---16亿 | B.15.1亿或16.6亿 |
| C.约8亿---9亿 | D.约14亿---15亿 |
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 B.地区开放程度 |
|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 D.国家人口政策 |
世界上最大的自然灾害带是
①环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②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③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④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运用现代化技术可减少海洋风暴对航行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用GPS可及时获取风暴发展过程的数据 |
| B.利用GIS可对海洋风暴的数据进行分析 |
| C.利用RS 可判断海洋风暴的风力大小 |
| D.RS 可提供海洋风暴的三维坐标 |
2006年2月17 日上午9时,菲律宾东部莱特岛南部山区发生特大泥石流,2000余人遇难。导致本次泥石流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 A.滥砍滥伐 | B.连续暴雨 | C.地震 | D.山体断层发育 |
形成我国长江流域伏旱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 A.气旋 | B.反气旋 | C.锋面气旋 | D.冷锋 |
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95.5°E)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据此回答题: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
| A.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
| B.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
| C.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
| D.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
这次地震引发海啸,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
①人口老龄化②沿海人口密度大③多河流入海口④缺乏海啸预警系统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