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表,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
(亿)
城市化水平
(%)
城市人口
(亿)
城市化水平
(%)
城市人口
(亿)
城市化水平
(%)
1960
10.32
34.2
5.71
60.5
4.60
22.2
1970
13.71
37.1
6.98
66.6
6.73
25.4
1980
17.04
39.6
7.98
70.2
9.66
29.2
1990
22.34
42.6
8.77
72.5
13.57
33.6
2000
28.54
46.6
9.50
74.4
19.04
39.3
2010
36.23
51.8
10.11
76.0
26.12
46.2

(1)通常用                   比重来衡量城市化水平。在19世纪的100年间,世界城市化水平仅上升了10个百分点;而20世纪最后40年间,世界城市化水平上升了      个百分点,说明当今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特点之一是                                             
(2)从20世纪           年代起,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开始接近并超过发达国家;至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是发达国家的约       倍,说明当今世界城市化的重心已由          国家转移至            国家。
(3)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可得出,到2010年世界总人口约达70亿,其中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约达      亿,因此控制              国家的人口数量是当务之急。
(4)依据表中数据绘制“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图”。(要求用折线图分别表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工作。一是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三大领域节能,继续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建设,落实电机、锅炉、汽车、空调、照明等方面的节能措施。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三是健全节能环保各项政策,按照节能减排指标体系、考核体系、监测体系,狠抓落实。四是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国家机关、公共企事业单位要发挥表率作用。五是继续强化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加强石漠化、荒漠化治理,实施重点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和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保护水、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环境。穴是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某国人口总量、GDP总量及能源消耗总量变化情况。

(1)上图中,该国十年间人均GDP约上升了______%,单位GDP能源消耗约下降了__________ %。
(2)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3)减少有害物质排放,除降低单位CDP能源消耗外,还有哪些途径?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青海省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04年到2008年,环青海湖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31.3毫米。比1971年一2000年平均值增加了13%。
材料二:随着水位的上升,青海湖的面积也在逐渐“长大”。青海省气象局遥感监测与生态评估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青海湖的面积比2004年增加了132平方公里,达到4317平方公里。
材料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供的数据表明,喜马拉雅山脉所在地区的气温正以年均0.06摄氏度的速度持续上升。尼泊尔水文气象局的资料则显示,气温上升使该国一些冰川正以每年10米的速度快速退缩。冰川融水注入一些冰川湖后,冰川湖面积已经显著增大,决口危险大增。
材料四:高原北部可可西里地区的苟仁错(错:藏语湖的意思),资料记载1990年时湖泊面积23.5平方公里,平均深1.3米以上,不到10年的时间竞完全干涸。高原东北部若尔盖地区的兴错,60年代3.3平方公里的湖泊面积现在仅存一片2平方公里的沼泽。
材料五:从2002年起,青海省在环湖地区开始实施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47万亩,保护天然林84.9万亩,治理沙化土地4875万亩,封山育林6万亩。这些措施使青海湖周边植被明显恢复,有效遏制了沙漠化的发展。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青藏高原地区的湖泊从水量的变化看有两种,即水量的增加和减少,分析青海湖的面积也在逐渐“长大”的原因是?
(3)简要回答青藏高原湖泊补给的主要类型?根据材料三,推测未来冰川湖水位可能的年际变化趋势?

.图17为甲市周边地区和甲市示意图,该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多雾,河流湍急,矿产资源丰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甲市河流向_______方向流动,甲城市的市区范围沿_______和_______伸展。
(2)简要评价甲市钢铁工业的发展条件。_______
(3)该地区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
(4)为综合利用废弃物、发展循环经济,该地区可以建设_______、_______等工厂。

2009年入冬以来,中央气象台多次发布暴雪警报,我国北方较多地区受暴雪影响严重,图16为某日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6中气压分布状况,在图中画出等压线,并用正确的图例画出锋线
(2)图16所示,雨雪主要分布在_______(2分)
A内蒙古东部B黑龙江东部C新疆北部D华北东部
(3)每次大雪过后都伴随大幅度降温,导致降温最主要原因是_____
(4)严重的大雪除了压垮建筑,影响农民生活,还会对_____部门长生影响
(5)请用所学知识评价大雪对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________

下图为我国海域赤潮发生次数及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沿海赤潮发生次数从20世纪_______年代开始快速增长。
(2)从各海域分布看,_______海发生赤潮次数最多,_______海发生赤潮次数最少。
(3)下图为赤潮形成的主要环境条件示意图。据图分析我国南方海域赤潮比北方海域严重的原因。_______

(4)江苏省海岸线较长,且较为平直,其海岸类型主要属于_______,从成因看属于_______作用形成的。在江苏沿海地区的开发中,这类海岸适合发展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