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是近十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强度和影响最大的一年。读图,回答问题。
图示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
| A.低压槽徘徊 | B.高压脊徘徊 |
| C.冷锋过境 | D.暖锋过境 |
该天气系统给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 A.甲地区有暴雨洪涝灾害 |
| B.乙地区持续多雨,频发泥石流灾害 |
| C.丙地区干旱少雨,旱灾严重 |
| D.丁地区台风频繁登陆,暴雨成灾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森林资源的减少,是人口增加的必然 |
| B.目前,世界人口数已经远远超出了人口容量 |
| C.居住地的纬度差异,明显影响到了人口生育率 |
| D.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状况 |
读“鲜花和蔬菜生产和销售的模式示意图”,回答问题。
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平坦 | B.雨热同期 | C.市场需求 | D.劳动力不足 |
阶段Ⅱ鲜花和蔬菜全部从乙输入,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 A.甲地全部城市化 |
| B.甲地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
| C.乙地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
| D.乙地生产鲜花和蔬菜的条件好,成本低 |
当今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表现为
①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与环境承载量之间的矛盾
②人口增长过快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
③人口增长过慢与人口老龄化之间的矛盾
④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不相协调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在“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中,数码①~④表示的含义依次是
| A.①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②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
| B.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②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③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④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
| C.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②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④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
| D.①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②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③与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④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2-4题。
| 年龄 |
0~14 |
岁15~59岁 |
60岁以上 |
总计 |
|
| 甲 |
人口数 |
2000 |
6500 |
1500 |
10000 |
| 死亡率(%) |
0.6 |
0.6 |
2.5 |
||
| 乙 |
人口数 |
3500 |
6000 |
500 |
10000 |
| 死亡率(%) |
0.8 |
0.7 |
2.2 |
0.81 |
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 A.0.775% | B.0.675% | C.0.885% | D.0.95% |
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
| 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 |
|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
|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
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主要原因是
|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
|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
|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
|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