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15甲所示的实验方案:在一个隔热效果良好的容器上方安装一个可自由上下移动的活塞(活塞质量忽略不计,起始位置在5刻度处)。加热容器,使白磷燃烧。待反应完全,容器冷却至室温后,活塞最后停在刻度 处。有位同学用木炭取代白磷来进行实验,结果实验失败,请你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
(2)为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15乙所示的实验方案:从左端导管处通入CO2气体,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小军同学认为也可通过向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生成物中加入一种试剂的方法来证明,他加入的这种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_。
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2)B实验中的主要现象是。
(3)C实验说明白磷燃烧需要和条件。
(4)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E实验说明CO2具有和 性质。
(6)F实验可说明。
碘元素(元素符号为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值为。
(2)“加碘食盐”中一般加入碘酸钾(化学式为KIO3),碘元素化合价为。
(3)一般情况下,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碘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
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与化学实验中的操作原理是一致的。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如果想知道得到的水是软水还是硬水,我们可以用来检验。
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请自拟两个分类标准,将水(H2O)、氧气(O2)、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四种物质中的三种包括在一种标准内,而另一种不包括在标准内。
①标准一:_________________;包括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标准二:_________________;包括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工业上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CO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盛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3)右边导气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CO,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加热,以防发生爆炸。检验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