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要求分组除去铁制品和锈铜币表面的锈层并对废液进行处理.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一:表面除锈:
甲组:将锈铁器放入适量稀硫酸中,微热.观察到①溶液变成黄色,铁锈逐渐消失.一段时间后,②锈层完全消失,铁器表面有细小气泡产生,③黄色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现象①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②中铁器表面的气泡是;大家对现象③不理解,老师补充说明了,金属铁具有还原性,能将正三价的铁离子还原成亚铁离子.
乙组:在锈铜钱中加入适量稀硫酸.观察到①绿色锈层很快消失,同时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变成蓝色.②将气体收集,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小军等同学推断,绿色锈层中肯定含有的元素有 _________ .
实验二:废液回收
废液桶中收集了溶有大量
、
的废水,若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不仅造成重金属污染而且浪费资源.小组讨论后设计了如下除去铜离子,回收硫酸亚铁晶体和铜的实验方案:
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废水在加入金属X前需进行过滤,目的是将其中性杂质除去.
(2)金属X是,其加入废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溶液Y是,利用其除去铜中杂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从滤液中获取硫酸亚铁晶体的操作方法是.
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x= ;A粒子的符号是 。
(2)由C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C粒子的名称是 。
(3)以上四种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中,表示离子的是 (填字母代号)。
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 B.防止试管炸裂 |
C.减小实验误差 | D.防止液体溅出 |
(1)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
(3)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瓶口紧挨试管口 ;
(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
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图A中铝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2个铝离子用化学符号表示为
(2)E中X为 ,C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
(3)写出B和D两种微粒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用化学用语填空:
(1)银 ;
(2)4个二氧化硫分子 ;
(3)2个氯离子 ;
(4)高锰酸钾 ;
(5)+5价的氮元素 ;
(6)由Ca2+和H2PO4﹣构成的磷酸二氢钙 。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仪器B的名称 。
(2)从节能环保方面考虑,应从图中选择 (填字母代号)做为发生装置来制取氧气,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进入。
(3)常温下,乙烯(C2H4)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与空气相近,难溶于水,不与空气和水发生反应。实验室收集乙烯时,除选择F外,还可选择的装置是 。
(4)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说明氧气具有 (填“氧化性”或“可燃性”)。
计算题(1分+2分+3分=6分)(相对原子质量 N:14 H:1 S:32 O: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