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影响电热的因素,小伟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烧瓶中盛有质量、初温均相等的煤油,R甲>R乙。
(1)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选用煤油而不用水,主要是由于 。
(2)通电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是为了探究电热与 的关系。
(3)要利用此装置来探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你还需要的操作是 。
(4)将此装置改装后可测量煤油的比热容,如图所示。测量时,分别向两个相同的烧瓶中加入初温均为t0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通电一段时间后,分别读出温度计的示数为t水、t煤油,请写出煤油比热容的表达c煤油=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水)。
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活动中。
(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时,至少需要 根导线;实验中应选择规格 (相同 不同)的小灯泡。
(2)在测 两端电压时,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原因可能是 (填出一种即可)。
(3)小芳保持电压表的 连接点不动,只断开 连接点,并改接到 连接点上,测量 两端电压。她能否测出 两端电压? ,理由是 。
(4)小明分别测出 、 、 间的电压并记录在如下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请对小明的做法进行评价: ,改进方法是 。
|
|
|
2.4 |
1.4 |
3.8 |
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如图 、 、 所示,让质量为 、 的两个小球分别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小球撞击放在水平木板上的木块,使木块滑动,虚线位置为木块滑动一段距离后停止的位置。
(1)小球动能是由 (填某种能量)转化来的。
(2)实验中通过 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
(3)比较 两图进行的实验,可以探究小球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
(4)比较 、 两图进行的实验,可以得到小球的动能随质量增大而 。
有人说,同一机械的机械效率是不变的。小华设计了“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所提升重物质量的关系”实验,来检验此说法是否正确。
(1)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在图甲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
(2)如图乙所示,小华在实验中保持滑轮组不变,改变重物的质量,通过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绳子使重物缓缓上升,测得数据如下表 取
序号 |
重物质量 |
重物上升距离 |
弹簧测力计示数 |
绳端移动距离 |
机械效率 |
1 |
0.1 |
10 |
1.1 |
20 |
|
2 |
0.2 |
10 |
1.6 |
20 |
|
3 |
0.3 |
10 |
2.1 |
20 |
|
第2次实验中的机械效率是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所提升重物质量的增大而 。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实验中,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块所受的重力,然后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
(1)在图乙位置时,物块受到的浮力是 。
(2)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时,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说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随其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而 。
(3)继续将物块逐渐浸入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小后保持不变,最后突然变为0,示数为0时物块处于 (选填字母)。
.漂浮状态 .悬浮状态 .沉底状态。
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实验中,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 。
(2)实验过程中,将钩码悬挂于图中 点,保持阻力、阻力臂不变,在支点 右侧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动力),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出每一组动力臂 和对应的动力 ,并记录在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绘制出 与 的图象,根据图象中实验数据可知,当 为 时, 为 。
次数 |
动力
|
动力臂
|
1 |
0.75 |
0.40 |
2 |
1.0 |
0.30 |
3 |
1.5 |
0.20 |
4 |
2.00 |
0.15 |
5 |
3.0 |
0.10 |
(3)实验中小明发现,保持杠杆处于水平平衡,当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方向偏离竖直方向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会变大,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