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公民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法定义务就是道德义务,两者是一回事 |
| B.两者均靠社会成员的自觉来确保履行 |
| C.道德义务、法定义务公民都应自觉履行 |
| D.法定义务必须履行,道德义务则无关紧要 |
有位研究者发现只有3%的人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知道怎样去做,而97%的人没有目标或不知道怎样去做。10年后的回访结果发现:97%没有人生目标的人,成就上几乎没有变化;而有人生目标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实现。这项研究主要表明
| A.有了目标就能取得成功 | B.有意义的生活在于创新 |
| C.努力是生命的全部内容 | D.规划好人生才能主宰生命 |
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严禁考试作弊”、“严禁酒后驾车”、“严禁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这样规定是因为
| A.人们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 B.维护良好秩序必须限制人们的自由 |
| C.道德比法律更有约束力 | D.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准则 |
考试中,小成同学发现一些题目平时没练过,看上去有些难,他连忙告诉自己要沉住气,仔细读题,也许并不难。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 A.注意转移法 | B.情绪升华法 | C.合理发泄法 | D.心理暗示法 |
合理的发泄情绪既要得体地表达不满,又不伤害对方,还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①同桌把我的书本弄脏了,我一整天不理睬他
②同桌上课经常找我说话使我很心烦,于是要求老师给我换座位
③同学借了我一本名著但总是不还,我提醒他看完了还给我可以再借新的
④为班级出黑板报晚回家后妈妈批评了我,我向妈妈说明理由并希望她相信我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许多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影响他们情绪变化的因素是
| A.个人境遇 | B.个人兴趣 | C.个人志向 | D.个人生活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