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
B.由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于1:1 |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于1:2:1 |
下列关于“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的多样性 |
B.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所以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间接的使用价值 |
C.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
D.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禁止开发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 |
据调查,目前我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国土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亿元。为治理国土荒漠化,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措施,其生态学原理是( )
A.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 |
B.增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
C.增加食物链中的营养级 |
D.增加生物种类,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
如图是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曲线,其中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食物链中能量和物质的叙述 ,正确的是( )
①物质是单向流动 ,不循环的 ②物质是单向流动 ,可循环的 ③能量是单向流动,不循环的
④能量是单向流动,可循环的 ⑤能量是伴随着物质而流动的 ⑥能量不是伴随物质而流动的
A.①③⑤ | B.①④⑥ | C.②③⑤ | D.②④⑥ |
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和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该现象说明( )
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 |
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C.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 |
D.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