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教授李零这样评价孔子——“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恓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先秦诸子选读》,结合所学的《〈孟子〉选读》的文章,参照李零的笔法,以不少于150的文字勾画出你心中的一个立体的孟子形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史诗”的基本特征。(5分,不超过30字)
“史诗”在它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诸多嬗变,发展到今天,已经突破原有的戒规,成为一个涵盖面极广的概念。保罗·麦钱特在《史诗论》一书中综合玛丽·卢卡锡和艾兹拉·庞德的观点认为:“超越现实主义诸方面”和“包含历史”代表着我们把经验描述成为“史诗”的两个极端。F·L·卢卡斯在钱伯斯主编的《百科全书》“史诗”条目中对史诗的基本风格做了有益的概括:“行动整一,情节紧凑,从中间开始的艺术,超自然力量,预言和地狱的运用,修饰性比喻……总之史诗具有一种崇高的特征,真实、自然、无与伦比,唯有北欧传说偶尔还可以与之一较高下。”
史诗的基本特征是:
仿照下面句子,另写一组句子,要求与上下文衔接连贯。
“人”字最难写。一笔写出生的哭声,一笔写临终的笑容:前者表明面对生的艰辛,后者表明平生了无憾事。,:,。一笔写道德,一笔写才能:没有“德”这一撇,不成其人;没有“才”这一撩,难以自立。
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词序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长江滚滚,黄河涛涌,又长城乐章,五岳松柏,齐贺华夏大地山水和谐崭新气象;
下联:月明西陲塞北牧歌共祝泉城全运五彩华章盛事辉煌东海日升更江南渔火
答:
仿照前面的句子,仍以“美”为话题续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与前句相同,并能与前句结合形成旨意统一的语段。
美,可以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也可以在坍塌破败的大桥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