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发病机理如下图所示,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发明的“诱导分化疗法”联合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维甲酸通过修饰PMLRARa,使癌细胞重新分化“改邪归正”;三氧化二砷则可以引起这种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并最终进入凋亡。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这种白血病是早幼粒细胞发生了染色体变异引起的 |
| B.这种白血病与早幼粒细胞产生新的遗传物质有关 |
| C.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均改变了癌细胞的DNA结构 |
| D.“诱导分化疗法”将有效减少病人骨髓中积累的癌细胞 |
如图表示营养物质浓度的变化对微生物生长速度和菌体量的影响,根据该图能得出的结论是()
| A.营养物质的浓度会影响菌体的产量 |
| B.营养物质的浓度在0.1 mg/mL~1.0 mg/m1.会影响对数期的生长速率 |
| C.营养物质的浓度会影响稳定期菌体的代谢途径 |
| D.营养物质的浓度会影响菌体高速生长的时间 |
如图为某细菌的生长曲线及A、B两种代谢产物积累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产物是初级代谢产物B.B产物是次级代谢产物
C.A产物在调整期开始合成 D.B产物的积累量在稳定期最大
为了测定培养液中细菌的数目,将500个红细胞与5毫升该培养液混匀,然后制片观察,进行随机统计结果如下表,则该5毫升培养液共含有细菌个数约为()
| 视野l |
视野2 |
视野3 |
视野4 |
|
| 视野中红细胞数 |
2l |
17 |
22 |
20 |
| 视野中细胞总数 |
143 |
135 |
148 |
134 |
A.3500个 B.3000个 C.2500个 D.480个
产生每个标准菌落的细菌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
| A.一个细菌,液体培养基 | 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 |
| C.一个细菌,固体培养基 | D.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 |
将少量细菌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不做其他处理).以下哪个曲线图最有可能是该细菌种群数量从最初到最终的变化?()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