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个电荷量q= -3×10-6C的负点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点时,克服电场力做功6×10-4J,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功9×10-4J。
(1)求AB、BC、CA间电势差UAB、UBC、UAC;
(2)将一个电子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C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为多少电子伏,
电势能变化了多少?
如图甲所示,长、宽分别为、
的矩形金属线框位于竖直平面内.其匝数为n,总电阻为r,可绕其竖直中心轴
转动。线框的两个末端分别与两个彼此绝缘的铜环C、D(集流环)焊接在一起,并通过电刷和定值电阻R相连。线框所在空间有水平向右均匀分布的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
、
和
均为已知。 在
的时间内,线框保持静止,且线框平面和磁场垂直:
时刻后线框在外力的驱动下开始绕其竖直中心轴以角速度
匀速转动。求:
(1)时间内通过电阻R的电流的大小;
(2)线框匀速转动后,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电流通过电阻R产生的热量Q;
(3)线框匀速转动后,从图甲所示位置转过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q。
2007年10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卫星进入地球轨道后还需要对卫星进行10次点火控制。前4次点火,让卫星不断变轨加速,当卫星加速到的速度时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向月球飞去。后6次点火的主要作用是修正飞行方向和被月球捕获时的紧急刹车,最终把卫星送入离月面h=200km高的工作轨道(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81倍,
,卫星质量为2350kg,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引力恒量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求:
(1)地球的质量。
(2)卫星从离开地球轨道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稳定在离月球表面h=200km的工作轨道上外力对它做了多少功?(忽略地球自转及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影响)
如图中的实线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曲线, 经0.5 s以后,其波形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在该0.5 s内,图中质点运动的路程小于0.6 cm。
⑴如果波向右传播,那么波速是多大?周期是多大?
⑵如果波向左传播,那么波速可能是多大?周期可能是多大?
一列简谐横波,在波传播方向上有相距为S=1m的两个质点a和b,当质点a在正的最大位移处时,b质点刚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位移负方向运动。
(1)试确定这列波的波长可能值。
(2)这列波的波长最大值是多少?此种情况下波向什么方向传播?
如图所示,ab=25cm,ad=20cm,匝数为50匝的矩形线圈。线圈总电阻 r=1Ω外 电路电阻R ="9Ω" 。磁感应强度B=0.4T。线圈绕垂直于磁感线的OO’ 轴以角速度50rad/s匀速转动。求:
(1)从此位置开始计时,它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
(2)1min内R上消耗的电能。
(3)线圈由如图位置转过30°的过程中,R的电量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