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检测次数
溶液中检测出的物质
第一次
KCl、K2SO4、Na2CO3、NaCl
第二次
KCl、BaCl2、Na2SO4、K2CO3
第三次
Na2SO4、KCl、K2CO3、NaCl

(1)三次检测结果中第        次检测结果不正确。
(2)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提示:Ag2sO4微溶于水):
第一步: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         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检验CO32。并将其除去;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第二步:加入过量的        溶液(填化学式),其目的是         
第三步: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           溶液(填化学式),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电镀厂曾采用有氰电镀工艺,由于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的剧毒CN离子,而逐渐被无氰电镀工艺替代。处理有氰电镀的废水时,可在催化剂TiO2作用下,先用NaClO将CN离子氧化成CNO,再在酸性条件下继续被NaClO氧化成N2和CO2。环保工作人员在密闭系统中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并测定CN被处理的百分率。将浓缩后含CN离子的污水与过量NaClO溶液的混合液共200mL(其中CN的浓度为0.05mol·L-1)倒入甲中,塞上橡皮塞,一段时间后,打开橡皮塞和活塞,使溶液全部放入乙中,关闭活塞。

回答下列问题:
⑴乙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⑵乙中生成的气体除N2和CO2外,还有HCl及副产物Cl2等,上述实验是通过测定二氧化碳的量来确定对CN的处理效果。则丙中加入的除杂试剂是 (填字母)
a.饱和食盐水 b.饱和NaHCO3溶液 c.浓NaOH溶液 d.浓硫酸
⑶丁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作用是
⑷戊中盛有含Ca(OH)20.02mol的石灰水,若实验中戊中共生成0.82 g沉淀,则该实验中测得CN被处理的百分率等于 ;请说明该测得值与实际处理的百分率相比偏高还是偏低 ?简要说明可能的原因
⑸请提出一个能提高准确度的建议(要有可操作性,不宜使操作变得过于复杂)

碳酸氢铵是我国主要的氮肥品种之一,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挥发损失。为了鉴定其质量和确定田间施用量,必须测定其含氮量。
Ⅰ.某学生设计了一套以测定二氧化碳含量间接测定含氮量的方法。将样品放入圆底烧瓶中:

(1)请选择必要地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
(2)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最适合的是

A.稀盐酸 B.稀硫酸 C.浓硝酸 D.氢氧化钠

(3)连在最后的装置起到的作用
Ⅱ.如果氮肥中成分是(NH42SO4,则可以用甲醛法测定含氮量。甲醛法是基于甲醛与一定量的铵盐作用,生成相当量的酸,反应为2(NH42SO4+6HCHO→(CH26N4 +2H2SO4 + 6H2O,生成的酸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从而测定氮的含量。步骤如下:
(1)用差量法称取固体(NH42SO4样品0.6g于烧杯中,加入约30mL蒸馏水溶解,最终配成100mL溶液。用(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准确取出20.00mL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8%中性甲醛溶液5mL,放置5min后,加入1~2滴指示剂(已知滴定终点的pH约为8.8),用浓度为0.08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读数如下表:

滴定次数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1
1.20
16.21
2
3.00
18.90
3
4.50
19.49


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由此可计算出该样品中的氮的质量分数为
(2)在滴定实验结束后发现滴定用的碱式滴定管玻璃尖嘴内出现了气泡,滴定开始时无气泡,则此实验测定的含氮量比实际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Ⅲ.如果测定碳酸氢铵中的含氮量时,使用甲醛法是否合理(填“是”或“否”),理由是

某同学用下面的装置制备并收集纯净的氯化铁,硬质玻璃管E中装有细铁丝网。

试回答:
(1)检验装置A的气密性的方法是
(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C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装置D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
(4)可检验装置E中生成的物质中阳离子的方法及现象是
(5)若把氯气通入石蕊溶液中,观察的现象是:
(6)装置 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一学习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对某含少量Fe的废铜屑进行铜含量的测定,并探究利用其制备硫酸铜溶液。

(1)向A中加入10g废铜屑样品,关闭弹簧夹,打开B活塞向A注入足量稀硫酸后关闭。①此时装置C中产生的现象是
②反应进行到A中不再产生气泡时,若C中收集到448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气体,则该废铜屑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2)接下来使Cu完全溶解的操作是:
① 拆除C、D装置后,打开弹簧夹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A中固体加快溶解速率,以下方法运用合理的是
a.对A装置加热;b.向A内加入少量Fe2O3;c.向A内加入少量CuO;d.增大空气通入量;e.向A内加入少量FeSO4;f.向A内加入少量H2O
(4)将A中溶液倒入烧杯内,加入Cu2(OH)2CO3将其调节至pH=4时,溶液中铁元素被完全沉淀,过滤后即得红褐色沉淀与硫酸铜溶液。
①此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②检验溶液中铁元素是否被完全沉淀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_
a.取样于试管→滴加KSCN溶液
b.取样于试管→滴加酸性KMnO4溶液
c.取样于试管→纸上层析后→ 喷KSCN溶液;
(5)有同学认为,可以不用测量气体法计算废铜屑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其具体操作步骤可续写为:

Na2SO3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变质。某同学为证明Na2SO3有还原性,从一瓶实验室长期存放的Na2SO3固体中取出少量溶于水,滴入一定量的烧碱溶液和少许溴水,振荡后溶液变为无色。
(1)在碱性溶液中Br2和Na2S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反应后的溶液含有SO32-、SO42-、Br-、OH-等阴离子,下表是某同学鉴定其中SO32-、SO42-和Br-的实验报告,请完成未填完的部分。
限选试剂:2 mol·L-1HCl;1 mol·L-1 H2SO4;l mol·L-1BaCl2;l mol·L-1Ba(NO3)2;1 mol·L-1 KMnO4、CCl4;新制饱和氯水;品红溶液。

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①
取少量待测液加入试管中,加入过量2mol·L-1HCl,再滴加适量1 mol·L-1BaCl2 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待测液中含有、SO42-
步骤②


步骤③


(3)为了测定上述样品的纯度,现取10.0克试样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所配溶液,用0.10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重复操作三次,每次消耗0.10mol/LKMnO4溶液体积分别为20.02 ml、 20.00 ml和19.98 ml。(相对原子质量Na 23 S 32 O 16)
①计算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②操作时,若未用0.10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润洗滴定管,会导致测定结果。(填“偏高”、“偏低”或“没有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