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5℃、101kPa条件下:4Al(s)+3O2(g)==2Al2O3(s);△H=-2834.9kJ·mol-1 4Al(s)+2O3(g)==2Al2O3(s);△H=-3119.1kJ·mol-1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
B.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
C.O3比O2稳定,由O2变O3为吸热反应 |
D.O2比O3稳定,由O2变O3为放热反应 |
把7.2 g铁粉投入某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剩余固体1.6 g,产生NO2和NO的混合气体0.08 mol。若不考虑N2O4的存在,则原HNO3溶液中HNO3的物质的量为( )
A.0.34 mol | B.0.38 mol |
C.0.28 mol | D.0.2 mol |
某地污水中含有Zn2+、Hg2+、Fe3+和Cu2+四种阳离子。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从该污水中回收金属铜的方案如下: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三种实验方案中都能制得纯净铜 |
B.乙方案中加过量铁粉可以将四种阳离子全部还原 |
C.甲方案中的反应涉及到置换、分解、化合、复分解四种反应类型 |
D.丙方案也会发生环境污染 |
某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FeBr2、FeI2,若先向该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原溶液中的Br-一定被氧化;②通入氯气之后原溶液中的Fe2+一定有部分或全部被氧化;③不能确定通入氯气后的溶液中是否存在Fe2+;④若取少量所得溶液,再加入CCl4,静置、分液,向上层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只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的I-、Fe2+、Br-均被完全氧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在含有1 mol FeSO4的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反应完全后,滤出沉淀并洗涤,然后在空气中灼烧沉淀,得到的固体物质是( )
A.Fe | B.FeO | C.Fe(OH)3 | D.Fe2O3 |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再加入下列物质:①FeCl3②Fe2O3③Cu(NO3)2④KNO3,铜粉溶解的是( )
A.只有①或② | B.只有②或④ |
C.只有①或②或③ | D.上述四种物质中任意一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