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和华南虎都是我国的珍稀保护动物,它们体型相近,曾经都有较大的种群数量。由于栖息地破坏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目前野生大熊猫仅有1600只左右,而华南虎在野外已基本绝迹。
(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大熊猫比华南虎优异的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
(2)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这种行为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 。
(3)目前,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中,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沟通各种群,可以使种群间发生 。
(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 ,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
(5)华南虎有比较强的警觉性,并能迅速向猎物发起攻击。在这个过程中调节其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 。
材料苏云金芽孢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菌体内一端形成芽孢,另一端形成一种被称为伴孢晶体的蛋白质晶体。菌体破裂后释放出芽孢和伴孢晶体,伴孢晶体本身并无毒性,是毒素的前体。当昆虫吞食伴孢晶体后,在肠道内碱性环境条件和特定的蛋白酶的作用下,伴孢晶体变成毒素分子,能使小肠上皮细胞萎缩退化,昆虫停食,最后脱水死亡。科学家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这个特性,在实验室大量培养,制成生物农药,洒在农作物上,让害虫吃后中毒死亡。或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把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转到农作物体内,培育出抗虫品种。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切断a处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 ,切断b处的酶是______。
(2)作为目的基因载体的细菌质粒往往要带有一个抗生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在基因工程中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是否表达,最简便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转到农作物体内后,也能产生伴孢晶体蛋白,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转基因工程改良动植物品种,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大面积种植抗虫棉对该地区生态平衡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某淋巴细胞,膜外颗粒状物质为抗体。据图回答:
(1)这是_____________细胞。
(2)抗体从开始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细胞结构顺序是(填标号) ___________ 。
抗体的分泌以小泡形式转变说明细胞的各种结构具有 ____________ 。
(3)在分泌抗体时要消耗由[ ]_____________提供的能量。
(4)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效应属于_____________免疫。
(5)若该抗体是单克隆抗体,则该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应用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獚狗的皮毛颜色由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B)、褐色(aaB)红色(Abb)和黄色(aabb)。下图是小獚狗的一个系谱,请回答下列问题:
(1)I2的基因型是。
(2)欲使Ⅲ1产下褐色的小狗应让其与表现型为的雄狗杂交。
(3)如果Ⅲ2与Ⅲ6杂交,产下的小狗是红色雄性的概率是。
(4)Ⅲ3怀孕后走失,主人不久找回一只小狗,分析得知小狗与Ⅱ2的线粒体DNA序列特征不同,能否说明这只小狗不是Ⅲ3生产的?(能/不能);请说明判断的依据:。
(5)有一只雄狗表现出与双亲及群体中其他个体都不同的新性状,该性状由核内显性基因D控制,那么该变异来源于。
(6)让(5)中这只雄狗与正常雌狗杂交,得到了足够多的F1个体。
①如果F1代中出现了该新性状,且显性基因D位于X染色体上,则F1代个体的性状表现为;
②如果F1代中出现了该新性状,且显性基因D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则F1代个体的性状表现为;
③如果F1代中没有出现该新性状,请分析原因:。
.(7分)如圈所示,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私乳汁分别放入2只试管中,再将2只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表示)环境中持续15min,最后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
多次实验并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其结果如下表:
实验组 |
A |
B |
C |
C |
E |
F |
水浴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凝乳时间/min |
![]() |
7.0 |
4.0 |
1.5 |
4.0 |
![]() |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1)凝乳酶活性最强时的温度大约是℃。
(2)将A组内的混合物加温至40℃过程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3)将F组内的混合物冷却至40℃时看到的现象,原因是。
(4)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对各级实验PH值的要求是。
(5)若将酶和乳汁先放入同一试管内混合再进行F组实验,实验结果又会是如何?
。
(10分)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对小麦的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右图1为小麦叶肉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图X、Y分别代表的物质是、[H]在②④过程中的作用分别是、。
(2)将小麦植株置于助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15℃、25℃和35℃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
的吸收速率,得到如图2所示的结果,请据图分析:
①A点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当光强度大于8时,
25℃与15℃条件下有机物的合成速率分别为、
,结果应为
(填“>”“<”或“=”)。
②在35℃条件下如果白天光照强度为1时,植物 (能或不能)正常生长?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