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Ⅱ)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
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可能不等于女性 |
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
D.由于X、Y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 |
下面两表是一组生物体及人体组织、器官的含水量。数据分析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生物体的含水量
生物 |
水母 |
鱼类 |
蛙 |
哺乳动物 |
藻类 |
高等动物 |
含水量(%) |
97 |
80~85 |
78 |
65 |
90 |
60~80 |
人体组织、器官的含水量
组织器官 |
牙齿 |
骨骼 |
骨骼肌 |
心脏 |
血液 |
脑 |
含水量(%) |
10 |
22 |
76 |
79 |
83 |
84 |
①成生物体的成分中水的含量最多
②生物体的含水量与生物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③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含水量较多
④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差异与水的存在形式相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
关于水分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大米中的“米虫”正常生活所需要的水来自淀粉等水解后氧化分解产生的水 |
B.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例随生物个体代谢的强弱而变化 |
C.自由水是指在细胞内、细胞间可以自由流动的水 |
D.自由水参与运输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并维持细胞形态 |
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1543年比利时科学家维萨里从器官水平揭示了人体结构 |
B.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首次观察到活细胞 |
C.18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一切动植物都有细胞发育而来 |
D.1858年德国科学家首次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
下表表示人体肌细胞受刺激后,细胞内钙含量和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时间(ms)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180 |
钙含量(mmol/mL) |
0 |
7.8 |
2.2 |
0.5 |
0 |
0 |
0 |
肌肉收缩力量(N) |
0 |
2.0 |
5 |
3.5 |
2.1 |
0.5 |
0 |
表中数据可以说明()
A.细胞内钙浓度越高肌肉收缩力量越大
B.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延长不断增强
C.钙离子进入肌细胞可提供能量
D.肌肉在达到最大收缩力前钙离子释放
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残基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残基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这些多肽中肽键总数为()
A.31 | B.32 | C.34 | D.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