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7分)现有高秆抗病(DDTT)和矮秆不抗病(ddtt)两个品系的小麦,要利用这两个品系的小麦培育出矮秆抗病的新品种。回答下列问题:
(1)符合要求的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基因型是                  
(2)如果利用单倍体育种法,应该首先让这两种品系的小麦杂交,所得到的杂交后代(F1)基因型是         
(3)利用F1产生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幼苗基因型为     ,这些幼苗被称为           
(4)产生幼苗后还要用        处理,这种处理的原理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题中如有“[ ]”,请在其中写出结构的标号,横线上写有关内容):

(1)图中中动植物细胞都具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 ]____。
(2)若图中的A细胞代表人体的胰岛B细胞,则④细胞核内的____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作为合成胰岛素的模板,细胞核内的____(填写一结构名称)被破坏,会影响胰岛素的合成;向该细胞内注射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氨基酸,则放射性同位素在细胞器中的出现顺序依次为(填图中的数字)________。
(3)红茶制取的关键过程是“将细胞揉破”,这一过程的目的是破坏生物膜系统使酚氧化酶与酚类接触,底物被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质,从而使茶叶变褐色, 上图中参与组成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有(填序号)____________ 。制作绿茶(茶叶为绿色)过程中有热锅炒作的关键步骤,这一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 。
(4)图B所示细胞形成的组织不是理想的鉴定还原糖的实验材料,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型糖尿病是因胰岛B细胞受损而导致的疾病。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胚胎干细胞技术来治疗此病。
(1)此项研究的基本原理是: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____,即可以分化为成年个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的能力。
(2)此项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核移植技术,将患者的_______移入到____的卵(母)细胞中,然后放入发育培养液中培养。几天后,从胚胎内细胞团中分离出胚胎干细胞,再将这此细胞诱导定向分化成_______细胞后移植到患者体内,以达到治疗目的。
(3)诱导定向分化的方法之一是:将控制胰腺发育的相关基因转入胚胎干细胞,可采用________技术来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已插入细胞DNA中。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茄子生产国,为培育优良品种,育种工作者应用了多种育种方法。请回答:
(1)茄子的早期栽培品种为二倍体,有人利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茄子的幼苗,选育出四倍体茄子。其原理是: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会抑制____的形成,导致________加倍。
(2)茄子晚开花(A)对早开花(a)为显性,果实颜色有深紫色(BB)、淡紫色(Bb)与白色(bb)之分,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为培育早开花深紫色果实的茄子,选择基因型AABB与aabb的植株为亲本杂交,F1自交得到的F2中有__种表现型,其中早开花深紫色果实的植株应占____。
(3)青枯病是茄子的主要病害,抗青枯病(T)对易感青枯病(t)为显性,基因T、t与控制开花期的基因A、a自由组合。若采用二倍体早开花、易感青枯病茄子(aatt)与四倍体晚开花、抗青枯病茄子(AAAATTTT)为育种材料,运用杂交和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培育出纯合的二倍体早开花、抗青枯病茄子,则主要步骤为:
①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步:以基因型____________的茄子为亲本杂交,得到F1(AaTt)。
③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遗传图解或文字简要描述)。

请回答下列与甲状腺相关的问题:
(1)甲状腺的腺泡细胞中碘离子浓度比血浆中的高20-25倍,此现象被称为“聚碘作用”。如用药物抑制ATP水解酶的活性,聚碘作用会立即被抑制。这说明腺泡细胞吸收碘离子的方式为______,其聚碘能力的大小与细胞膜上的____有关。
(2)甲状腺激素是由一种球蛋白与碘结合后,逐渐转变形成的氨基酸衍生物。这种球蛋白由腺泡细胞的____(填细胞器名称)合成。
(3)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靶细胞合成ATP水解酶,从而影响细胞代谢。ATP水解酶催化的反应是____________(写反应式)。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时,细胞耗氧量将会____。

日光中的紫外线B波段(UV—B)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臭氧层减薄会导致照射到地表的UV—B辐射增加。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是鱼类等海洋生物的饵料,基生长状况受紫外线辐射量的影响。下面是研究UV—B辐射影响小球藻生长的实验。
一、材料用具:含小球藻的培养液、紫外灯(产生UV—B)、培养箱、培养皿、固定液、显微镜等。
二、实验步骤:
(1)取6个培养皿,编号为A0、A1、……A5,分别加入____的含小球藻的培养液。
(2)将A0-A5分别置于紫外灯下,给予________的辐射剂量照射后,放入同一培养箱,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3)一段时间后,取出A0-A5,吸取样品,固定后观察计数并记录。
三、实验结果:
通过相应公式计算,得出A0-A5中的小球藻的相对增长率分别是a0-a5,结果如图。在实验所用的辐射剂量中,能抑制小球藻生长的剂量有____个。

四、实验讨论:
(1)A0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该实验还原应置平行实验组B1-B5,同时进行重复实验求平均值,其目的是________。
(2)将A0中的小球藻培养一段时间后,种群密度维持在8×106个ml,则A0中的小球藻增长最快时,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