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探究(一)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动,这就是鼠妇,又叫面包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                             ?       
(2)作出假设: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准备好一个铁盘,一块不透光的纸板,一块透明的玻璃板,10只鼠妇。本实验设置为对照试验。
①控制本实验的变量是                   
②为保证变量的唯一性,正确的做法是(  )

A.以铁盘中线为界,一侧铺上干土,另一侧铺上湿土
B.以铁盘中线为界,一侧遮光,另一侧不遮光
C.以铁盘中线为界,一侧铺上干土并遮光,另一侧铺上湿土,不遮光
D.以铁盘中线为界,一侧铺上干土,不遮光,另一侧铺上湿土,遮光

③该探究实验要用10只而不是1只鼠妇,
目的是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多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2只
0只
2只
阴暗
10只
9只
8只
10只
8只

 
①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做完实验后,如何处理鼠妇?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水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在甲、乙两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液体,甲试管中的液体为清水,乙试管中的液体为浓盐水。取两株大小相似的新鲜香菜,洗净,分别插入甲、乙两支试管中。在两试管的管口处用棉花固定植株,分别标记此时液面位置。20分钟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原因是:

(1)甲试管中液面,植株的状态是。原因是
(2)乙试管中液面,植株的状态是。原因是
(3)此实验说明当植物根细胞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时,根细胞能从土壤溶液中吸水,反之,当植物根细胞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时,根细胞失水。

有六个分别装有豌豆种子的罐头瓶,其中1、2、3号瓶放置在温暖的地方,4、5、6号瓶放置在寒冷的地方,1、4号瓶不加水;2、5号瓶洒入少量清水;3、6号瓶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几天以后,只有2号瓶中的种子萌发了,而其余的5个瓶中的种子没有萌发。请回答:
(1)缺乏温度条件的种子有:____
(2)缺乏水分条件的种子有:
(3)缺乏空气条件的种子有:
(4)以上实验说明,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是必须的,缺一不可。
(5)豌豆种子能够萌发的自身条件是:必须具备完整的有生命力的

下图是某同学对“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的哪部分运输的”这个问题实施的探究方案以及对茎的观察,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他选择了带叶枝条,并放在了温暖向阳的地方,过一段时间,看到叶脉变得时,再进行图中A所示的过程。如果用放大镜观察茎的横切面,就会出现图二所示图像(部分),你会发现只有[]被染成红色。
(2)根吸收来的无机盐是怎样被运输的?
(3)通过该同学的探究活动,可得出的结论是
(4)图二中的2是,其作用是

(6分)下图是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

(1)装置B内的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可以进行作用。
(2)把D处夹紧、E处打开,当光照一段时间后,绿色植物会产生一种气体,该气体的检验方法是

(3)若要加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在A装置中加入适量的,此时把D打开。
(4)若用黑纸片将B装置罩上(D处扎紧),绿色植物主要进行作用,若向C瓶中加入,可观察到现象。

探究: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的关系。阅读下面的资料,他会给你的探究活动提供一些启示。
韭菜与韭黄是我们常吃的蔬菜,它们都是由韭菜的幼芽发育而来的。韭菜长在阳光下,是绿色的。如果用泥土或黑色的塑料薄膜覆盖在将要发芽的韭菜植株上,生长出来的就是浅黄色的韭黄了。如果给予生长中的韭黄以光照,过一段时间后,它又变成绿色的韭菜了。
(1)根据以上资料,你提出的问题是:
(2)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
(3)实验设计:取一定量的韭菜种子分成两份,分别放入甲、乙两个容器中,保证种子的萌发条件。然后将甲放到下培养,将乙放到处培养。几天以后,甲容器中的幼苗是绿色的,乙容器中的幼苗是色的。
(4)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