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的一条单链中(A+T)/(G+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分别是多少
A.0.2 0.2 B.0.2 0.4 C. 0.4 0.2 D.0.4 0.4
下图为突触的部分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
B.c的释放与b的流动性有关 |
C.d对c的识别具有特异性 |
D.若c为乙酰胆碱(兴奋性神经递质),则在e处膜电位由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 |
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
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
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 |
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 |
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 |
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
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完成受精 |
B.牛奶喝进胃中 |
C.注射胰岛素 |
D.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 |
下图曲线表示农田中:Ⅰ昼夜温度变化;Ⅱ光照强度;Ⅲ植物吸收CO2的变化,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从时间轴上的c点开始合成有机物,到e点有机物的合成终止 |
B.a点的形成是由夜间的低温造成的 |
C.在Ⅲ曲线与时间轴交点c和e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相等 |
D.增大曲线Ⅲ与时间轴所围成的正面积措施包括提高光照强度,CO2浓度和充足的水分供应 |
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的基本原理是( )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
B.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 |
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
D.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