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畜牧业中为迅速扩大良种畜种群数量,可以实施人工方法,比如:第一种,通过体外受精技术获得多个受精卵,将培养成的早期胚胎植入同一母畜子宫中,孕育出多胎;第二种,利用某一胚胎进行胚胎分割,并将获得的若干胚胎移植到同一母畜子宫中,孕育出多个后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方法获得的子代的基因型均相同 |
B.两种方法均涉及胚胎移植、动物细胞培养等技术 |
C.上述两种方法都表明了移植的胚胎数与后代数成正比关系 |
D.只有第一种方法需使用某些动物激素 |
“达菲”(又名磷酸奥司他韦),是目前人们公认的抵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有效药物之一。该药能对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种蛋白质——神经胺酶起抑制作用,从而使流感病毒不能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达菲”能阻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内的繁殖 |
B.“达菲”能阻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间扩散 |
C.“达菲”能使甲型H1N11流感病毒丧失对人体细胞的识别能力 |
D.“达菲”能使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控制神经胺酶的基因发生突变 |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动物体细胞分裂模式图,其中有两幅是错误的。请将其余正确的图片按细胞周期顺序排列,其中排在第1位与第3位的图片分别是()
A.①② | B.①⑥ | C.③② | D.④⑤ |
《科学》杂志评出“饿死肿瘤”研究为“2004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之一。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一种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的药物,与化疗药物结合,可延长结肠癌患者存活期。这里利用的原理不包括()
A.抑制癌细胞的分裂 | B.减少癌细胞的营养供应 |
C.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 D.诱发癌细胞基因突变 |
下列关于复制意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DNA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有可能传给子代 |
B.DNA复制使子代和亲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
C.DNA复制是子女有许多性状与父母相像的缘故 |
D.DNA复制出子女的许多性状与其父母性状相像 |
某DNA分子有4000个脱氧核苷酸,已知它的一条单链中碱基A∶G∶T∶C = 1∶2∶3∶4,若该DNA分子复制一次,则需要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
A.200个 | B.300个 | C.400个 | D.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