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校八年级刘涛同学以“探寻中国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之路”为主题,通过网络等手段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与他一起探讨。
材料一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材料一所述,“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事件?
材料二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2)材料二所述,“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在这条正确革命道路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写出一例即可
材料三  1956年,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经过艰难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3)材料三所述,“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指什么道路?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究,同学们对上述结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还懂得了一些道理。请你写出其中一个道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俄国二月革命 戊戌变法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红军长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城市工商业发达,最早出现了实行雇佣关系劳动的手工工场。14世纪,毛纺织手工工场内已有细致的分工,有洗毛、染毛、纺线、织呢、整绒等20道工序。每个生产者熟练地在一道工序上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选自九上历史课本
材料二:这是一次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最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举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语
材料三:新航路开辟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实质是一种什么经济形态,最早出现在哪国的什么时候?
(2)材料二恩格斯描述的是欧洲的一场什么运动?最早产生于哪国?它宣扬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性质如何?
(3)材料三中菲律宾的马克坦岛有一座纪念碑,正面纪念麦哲伦,反面纪念杀死麦哲伦的拉普拉普。请说明这样做的原因。
(4)材料一和材料二、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关系?

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一: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
材料二:如图二: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展示带兵随从天子作战。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的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了一个强盛的国家。
材料三:如图三。。。。。。。。。它将原有的无条件赏赐改为了有条件分封,将豪绅显贵跟王室紧密联系起来,加强了中央权力,形成了欧洲封建等级制度,奠定西欧骑士制度的基础,也为日后加洛林王朝的强盛创造了条件。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它是哪一期间形成的?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三反映的等级制度的形成源于哪两国的什么制度?当时两国分别处于什么社会?
(3)材料二、三在土地分封和影响上有什么共同点?

1895年,有人写出这样的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想一想:
(1)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今已归日本”?
(2)“颐和园又搭天棚”又是要干什么?
(3)这两件事联系到一起,说明了什么问题?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为反抗外来侵略,英勇的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的抗争,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和革命志士。请阅读下图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1)图1中的人物是谁?与中国历史上哪一事件有关?这一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图2中的人物是谁?用一句话来概括他在反侵略斗争中突出的英雄事迹。
(3)图3中的人物是谁?牺牲在哪次战役中?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重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国大作家雨果愤怒地谴责……联军的暴行,他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 段经历。”
材料二: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材料三:残垣断壁(如图)

回答:
(1)材料一中的夏宫指的是什么地方?两个强盗分别指的是哪两个国家?
(2)材料一中所描述的强盗的暴行是什么事情?
(3)材料二中说“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何而言?
(4)面对材料三这残垣断壁你最想说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