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深层阅读赏析
烧炭工和绅士
亚米契斯
(1) 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有钱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他父亲身材魁梧,蓄着浓密的黑胡子,表情十分严肃,几乎每天送儿子上学,接儿子放学。昨天上午,诺比斯跟班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烧炭工的儿子倍梯吵架。诺比斯自知理亏,无法辩解,就冲着倍梯气急败坏地说:“你父亲是个乞丐!”倍梯委屈得要命,顿时面红耳赤,默不作声,热泪夺眶而出,回到家里,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
(2)午饭过后,全身黑糊糊、个子矮小的烧炭工领着孩子来到学校,向老师抱怨。大家都不吱声,只是静悄悄地、全神贯注地听着。跟往常一样,诺比斯的父亲正在门口给儿子脱外衣,他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便走进教室,问是怎么回事。
(3)“是这位先生在抱怨您儿子。您儿子对他儿子说:‘你父亲是个乞丐!’”老师回答。
(4)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于是询问儿子:“你说那句话了吗?”诺比斯站在教室中间,当着倍梯的面,低着头不言不语。父亲紧紧抓着儿子的胳臂,把他拉到倍梯的面前说:“快道声对不起。”
(5)烧炭工以和事老的口吻连声说:“算了吧,算了吧。”
(6)可绅士不理睬他,依然谆谆劝导儿子说:“照我的话这样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的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7)烧炭工做了个果断的手势,好像在说:“我不愿意。”绅士不听他的话,逼儿子照他说的办。他的儿子头也不抬,轻声细气而断断续续地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8)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然后,烧炭工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心领神会,扑到诺比斯怀里,两人紧紧拥抱。
(9)“老师,请您帮个忙,让他俩坐在一起好吗?”绅士问老师。于是,老师把倍梯安排到诺比斯旁边坐下。待他俩坐好后,诺比斯的父亲打了个招呼告辞了。
(10)烧炭工若有所思地站了片刻,全神贯注地凝视着靠近坐好的两个孩子,然后,来到课桌前,带着爱怜和歉意的表情端详着诺比斯,仿佛想说些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来。他伸手想慈爱地跟他亲热一下,似乎又没有这个胆量,只是用他那粗大的手指轻轻地碰了一下诺比斯的额头。他走到教室门口,回头瞥了诺比斯一眼,才迈着慢慢的步子走开了。
(11)“孩子们,你们要牢牢记住今天看到的事情。”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
(选自《爱的教育》,略有改动)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30字左右)(2分)
选择下列句子中的一句,结合上下文,品析划线词或短语的含义,指出其表达分)
(1)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
(2)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
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绅士的形象。(3分)
小说的结尾,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你认为“精彩”在哪里?(4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面两个表格选自基于中国居民运动健身的实测数据编制而成的《全民健身指南》

表一:体育活动方式与健身效果体育活动方式

体育活动类别

体育活动方式

健身效果

有氧运动

(中等强度)

健身走、慢跑(6﹣8千米/小时),骑自行车(12﹣16千米/小时)、登山、爬楼梯、游泳等

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呼吸功能、控制与降低体重,增强抗疾病能力、改善血 脂、调节血压、改善糖代谢

有氧运动

(大强度)

快跑(8千米/小时),骑自行车(16千米/小时以上)

提高心肌收缩力量和心脏功能,进一步改善免疫功能

球类运动

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门球等

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肌肉力量,提高反应能力、调节心理状态

中国传统运动

太极拳(剑)、木兰拳(剑)、武术套路、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等

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机能,提高呼吸功能、提高平衡能力、提高柔韧性、调节心理状态

力量练习

非器械练习:俯卧撑、原地纵跳仰卧起坐等

器械练习:各类综合力量练习器械杠铃、哑铃等

增加肌肉体积,增加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保持骨健康、预防骨质疏松

牵拉练习

动力性牵拉:正踢腿、甩腿等

静力性牵拉:正压腿、压肩等

提高关节活动幅度和平衡能力,预防运动损伤

表二:一次体育健身活动的内容及安排

活动构成

主要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分)

准备活动

慢跑,牵拉练习

5﹣10

基本活动

有氧运动力量结习、球夹运动、中国传统健身方式

20﹣60

放松活动

行走、牵拉练习

5﹣10

材料二 互联网+运动已是一种潮流,运动APP(手机应用程序)已成为备受追捧的“运动伴侣”。截至2018年6月,中国健身运动APP规模过亿,每用户的日均使用时长达到20.17分钟,同比增长30.8%运动APP的火爆,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一是抽空就能跟着视频做运动,所有零碎时间都利用起来了,二是可以图文并茂地随心分享,引来大批点赞。运动APP因为其便捷性、社交性等特点吸引了大量用户。

材料三 体育明星的“殊死搏斗”、心理上的失败迷茫、成功的狂喜都能在赛场上一览无余,竞赛把人生的很多矛盾和解决方式,高度聚焦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而且如果长时间关注一个体育明星,并将其作为偶像,往往会激发人参加运动的激情,甚至爱上这项运动。这样,不但可以学到运动技术,还会受到坚持不懈、奋力拼搏等精神的感染。

(1)小武中考前有些焦虑,准备参加体育活动来减压,他根据“材料一”中的表一和表二相关信息知道了:每次活动时间至少要  分钟,每次活动都由准备活动、基本活动、  构成,他可以在球类运动和  两个类别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

(2)“材料二”中画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推测,中国传统运动“太极拳(剑)”等会失传吗?

(4)为了科学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以上三则材料,分别能给你哪些启示呢?

记叙性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杨绛先生回家记(节选)

①2014年9月,杨先生将家中所藏的珍贵文物字画,还有钱锺书先生密密麻麻批注了的那本《韦氏大词典》,全部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移交时,周晓红和我在场,杨先生指着起居室里挂着的字画条幅,笑说:“这几幅虽然已登记在捐赠清单上,先留在这儿挂挂,等我去世以后再拿走,怎么样?免得四壁空荡荡的,不习惯也不好看。”

②遣嘱已经公证,书籍、手稿等重要物品的归属,也都做了交代。所收受的贵重的生日礼物,杨先生要我们在她身后归还送礼的人,其他许多物件,一一贴上她亲笔所书送还谁谁谁的小条。为保护自己及他人的隐私,她亲手毁了写了多年的日记,毀了许多友人的来信,仅留下“实在舍不得下手”的极少部分。

③杨先生分送各种旧物给至亲及好友留念。有文房四宝、书籍墨宝,也有小古玩器物等。我得到的是一本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28年版的《英诗荟萃》,杨先生在此书的最后一页写道:学昭妹存览絳姐赠”。我惊诧于杨先生的神奇:我从未跟她提及我喜读中英旧诗,她竟对我与她有此同好了然于心。我深知这本小书有多珍贵,它曾为先生全家的“最爱”原已传给钱瑗,钱瑗去世后,杨先生一直把它放在枕边,夜不成寐时就打开来翻阅,思绪萦怀,伴她入梦。许多页面,留有她勾勾画画的痕迹。我得到的另一件珍贵赠物,是一叠杨先生抄录于风狂雨骥的丙午、丁未年(1966、1967年)的唐诗宋词,都是些她最喜欢的诗词。第一页上赫然写着:“文革时抄此,入厕所偷读。”

④杨绛先生表面看似理性、清冷,其实她是很多情的。她一向把读者当成朋友,把理解她作品的读者视为知己,她存有许多对她作品反应的剪报。她拆阅每一封读者来信,重视他们的批评建议。她对中学语文教师对她作品的分析,发出会心的微笑。孩子们听说她跌了跤,便寄来膏药,让她貼。许多自称“铁粉”的孩子,是由教科书里的《老王》开始阅读杨绛作品的。有个小青年因为喜爱杨先生的作品,每年2月14日,都给她送来一大捧花;后来他出国留学去了,还嘱托他的同学好友代他继续送花,被杨先生戏称为她的“小情人”,前些年,她还常与读者通信,她鼓励失恋的小伙振作,告诉他:爱,可以重来。她劝说一个癌症患者切勿轻生,要坚强面对,告诉他忧患孕育智慧,病痛也可磨炼人格。她给人汇款寄物,周济陷于困境的读者而不署名﹣﹣

⑤2016年的春节,杨先生是在医院里度过的。大年初一,我去协和医院探视,跟先生聊聊家常,末了杨先生又交代几件后事,我心悲痛,不免戚威;杨先生却幽幽地说,她走人,那是回家

(文/吴学昭,有改动)

(1)阅读选文①一④段,将序号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捐赠家中珍藏→①  →②  →与读者的故事

(2)批注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请自选角度,为文中第③段划线句作一份批注(从句子内容、表达情感或个人见解、心得体会等角度皆可)。

(3)请谈谈文章结尾划线句“她走人,那是回家”的含义及其作用。

(4)请简要概括选文中杨绛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论述性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三思而不行

①鲁国正卿季孙行父,谥"文",史称"季文子"。此人非常谨慎,做事三思而后行,大家都佩服他。后来孔子含蓄地批评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②如今很少有人认真读古代典籍,以讹传讹的东西特别多。比如这句"三思而后行"很多人认为是孔子说的,是孔子提倡的。其实,恰恰相反,这是孔子反对的。

③季文子是一个"乡愿"式的人物,极世故,精于算计,算来算去,总是为自己打算。岂止是他,任何一个人,祸福利害计较太深,就不能见义勇为。所以,孔子说:"再,斯可矣。"想得太多,人便退缩,长此以往,人便委琐。人一委琐,便不足观。

④明人李贽倡"童心说",说人必须保持一颗童心,方为真人。

⑤何为童心?李贽的解释非常精彩:"最初一念之本心!"为什么是"最初一念"?因为,最初一念的判断,往往是价值判断,是对善恶美丑的判断。比如,看到有人在大街上行窃,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这是犯罪行为,必须制止。

⑥但是,第二、第三反应呢,就很可能是这样:我制止他,我会不会受到伤害?我还是不管了吧?

⑦钱穆注解《论语》,于此则下注曰:"事有责于刚决,多思转多私。"

⑧孔子为什么反对三思而后行?因为,三思过后,正义往往不行,行的,往往是私利。

(文/鲍鹏山,有改动)

(1)下列关于本文中心论点的阐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做事不能太过谨慎。

B.考虑得太多,人便渐渐委琐。

C.人必须保持一颗童心,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D.做事贵于果断坚决,不要过多计较私利。

(2)下列对本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②段写很多人误解"三思而后行",只为证明很少有人认真读古代典籍。

B.第③段孔子反对"三思而后行",其实是反对人过于精明世故,过于计较祸福利害。

C.第⑤⑥段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突出了"最初一念"的可贵。

D.第⑧段结尾运用了设问,引人思考,指出"三思而后行"行的往往是私利。

说明性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被无人驾驶塑造的未来社会

①无人驾驶不再只是科幻电影中遥不可及的设想,李开复在“WISE2016独角兽大会”上说:人工智能市场前景最大的一个领域应该是无人驾驶,“迄今,全球10多家汽车巨头和互联网公司纷纷涌入无人驾驶领域。据有关人士预测,2030年无人驾驶汽车的销量可达9540万辆,这意味着10多年后,75%的汽车都是无人驾驶汽车。

②安全性是公众能否接受无人驾驶汽车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所有无人驾驶汽车研发团队需要攻克的难点。百度公司高级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说:“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能将达到人类驾驶员的100倍。“驾驶员从反应到制动需要1.2秒,制动距离40米,安全视距50米,计算机从反应到制动只需0.2秒,制动距离6.7秒,视距超过200。还没有疲劳驾驶,酒后驾车等问题。数据显示,93%的交通事故是由人为疏忽造成的,无人驾驶可减少人为失误,使因疏忽造成的事故率降低至1%。

③王劲认为;“无人驾驶汽车最先进的是它的学习能力。今天是人在教车怎么开,每一次纠偏都会上传到云端,无人驾驶汽车的大脑会进入深度学习阶段,获得的能力将会被下载到次每一辆车上,“一辆车进步,所有车都进步,久而久之,大数据会让无人驾驶汽车变得越来越聪明。

④无人驾驶汽车将在未来颠覆人们的出行方式,车子没有方向盘,刹车和油门踏板也用不上,在出发时,只需按下启动按钮,就可以到达目的地。

(文/郑依妮,有改动)

(1)下列有关第②段划线部分的理解与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突出说明了无人驾驶的安全性远超人类驾驶。

B,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突出说明了交通事故多是由人为疏忽造成的。

C.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具体说明了无人驾驶可以减少人为失误。

D.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具体说明了无人驾驶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率。

(2)下列说法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无人驾驶汽车是人工智能市场前景最大的一个领域。

B.10多年后,75%的家庭汽车都将成为无人驾驶汽车。

C.安全性是所有无人驾驶汽车研发团队需要攻克的难点。

D.无人驾驶汽车没有方向盘、刹车和油门踏板。

阅读韩石山的《想起母亲就想哭》,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小时候,不怎么看得起我的母亲。她的漂亮,当年没有察觉;她的贤惠,更没有体会。只觉得她太糊涂,甚至可以说是愚蠢。再就是,嘴太笨。不说跟外人说话了,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晚年她得了失语症,我一面心疼,一面又想,若她像我这样伶牙俐齿,虚说白道,什么病都可以得,也不会得这么个病。

②我家有些特殊,父亲在外省工作,每年只有短短的十几天假期,平日,家里是祖父祖母当家。母亲15岁嫁到我家,直到祖父母过世,一直是个小媳妇。祖父也有工作,在镇上的百货公司,家里实际当家的是祖母。祖母是继室,只比她大10岁,很严厉,说一不二,偶尔也会问我想吃什么,就让做顿什么,从来不会问她。她呢,只有做饭的份儿。这也是让我看不起的一个原因。

③上小学时,学校要个什么费用,多是跟祖父要,有时祖父不在家,也会跟母亲要。记得有次要买什么,三毛钱吧,我说五毛。母亲一面掏钱一面问:够吗?那一刻,一面后悔没有多说些,一面又暗暗埋怨母亲太糊涂,这么个小把戏也识不破。后来多次都是这样,不问别的,只说:够吗?

④大学毕业,迷上写作,有次在老家,要写篇散文,想写些小时候的事。便问母亲,当年我那样骗她,她就没一点感觉吗?我希望她说,她是感觉到了的,只是太爱我这个儿子,也就不点破。不料母亲瞪着那双美丽而略显痴愣的大眼,反问我: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弄得我一点情绪也没有,文章,只好不写了。

⑤上了中学离开家,每年只有假期才会回去。假期满了,临走的时候,不管给带什么好吃食,叮嘱的话只有一句:学好,甭惹事!晋南话,“甭惹事”读音如“baorasi”,听起来要多土有多土。这个时候,我常是脖子一拧,一脸地不屑。心想,“听党的话,报效祖国”,这样的话你不会说,“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这样的话也不会说吗?

⑥直到我经历种种磨难,一事无成而身心疲惫,有时间回味自己大半生得失的时候,才悟出母亲那“学好,甭惹事”的教诲,是多么的简要,多么的贤明。“学好”等于指明了一条开阔而自律的前行之路,“甭惹事”等于避开了任何意外的伤害,平安地成长。前有引导,后有护佑,怎么能成不了一个好人,成就一番事业呢?淳朴而真挚的情感,是与神明相通的。可惜我只记住了前面两个字,而忽略了后面三个字,就是前面两个字,也只理解为学习好,落得蹭蹬大半生而无所作为。

⑦六十大几,母亲失语,每年我都要回去看望。她已说不成完整的话,只能说几个简单的词。一见面,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这个时候,我也忍不住流下泪来。撞上几下,抬起头,仰起脸,瞪着那双依然美丽却更显痴愣的大眼,撇撇嘴角,突兀地就是一句:好!明明该是一句问话,说出来却是感叹,只有我能听出,这是她那句贤明的教诲的缩略,说全了该是:你学好了吗,惹事了吗?这时我只有重重地说:妈,好着哩!她明白了我的意思,点点头。扶她在沙发上坐下,此后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听我和父亲谈话。隔上一会儿,她指指厨房,示意父亲,该给我做饭了。

⑧想想自己这一生,妻子儿女都没什么对不起的地方,最最对不起的,该是我那贤明而略显糊涂的母亲。

⑨如今我也老了,一想起母亲就想哭。

(选自《文艺报》2018年9月10日,有删改)

(1)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表中的情节或“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

“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

写母亲“嘴太笨”,在家里没有地位。

“我”暗暗埋怨母亲的糊涂。

“我”心疼母亲、心生愧疚。

(2)文中多次提到母亲讲的“学好,甭惹事”,通读全文,分别说说“学好”和“甭惹事”各包含了怎样的意思。

(3)品读下面这个句子,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

一见面,她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

(4)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5)试比较下面这段话与文中画线句在写法和表达效果上的相同之处。

我心里暗笑他迂腐;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朱自清《背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