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性质的是
A.冰熔化,铁生锈 | B.酒精易挥发,汽油能燃烧 |
C.苹果榨汁,蜡烛有可燃性 | D.气球充气变大,食物变质 |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制成冰雕 | B.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
C.泥土烧成瓷器 | D.工业上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
在不同时刻,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甲的相对分子
质量为丁的2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的质量/g |
乙的质量/g |
丙的质量/g |
丁的质量/g |
|
反应前 |
64 |
10 |
1 |
16 |
t时刻 |
32 |
a |
||
反应后 |
0 |
42 |
b |
48 |
A.乙和丁为生成物
B.a等于32
C.丙可能是催化剂
D.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③ |
下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C.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 D.该装置可净化汽车尾气 |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图a中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熄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
B.图a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易燃烧,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和受到热气流带来空气的助燃 |
C.图b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圏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 |
D.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