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各100粒)的绿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如下表。
装置 |
甲 |
乙 |
丙 |
丁 |
||||
场所 |
日光下 |
日光下 |
黑暗中 |
黑暗中 |
||||
温度 |
23 ℃ |
23 ℃ |
23 ℃ |
23 ℃ |
||||
棉花干湿状态 |
潮湿 |
干燥 |
潮湿 |
干燥 |
||||
数日后种子 萌发情况 |
发芽 |
未发芽 |
发芽 |
未发芽 |
发芽 |
未发芽 |
发芽 |
未发芽 |
92 |
8 |
0 |
100 |
93 |
7 |
0 |
100 |
(1)根据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 。
(2)种子萌发后,如果继续培养几周,幼苗生长较好的应该是 组。你判断的理由是: 。
(3)要证明“黑暗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在实验设计上可选用 作对比。
(4)丙组中有7粒种子没有萌发,请你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如图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几种动物,它们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是人类的好朋友。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一般呈,用呼吸;用游泳。
(2)B类有喙无;被覆;前肢变成;呼吸方式是特殊的。
(3)C动物一般体表;体温恒定;牙齿分化为 ;体内由把体腔分为胸腹两部分。
右图为某种树叶的外形图,请据图及箭头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箭头所指的物质分别是:
1是,2是 ,
3是,4是 。
(2)若此图为呼吸作用示意图,箭头所指的物质分别是:1是氧气,2 。
(3)物质1、2进出叶片的通道是 。
(共10分)根据骨的成分鉴定实验回答以下各题。
鉴定方法 |
骨在稀盐酸中浸泡 |
骨在酒精灯下煅烧 |
实验结果 |
||
实验结论 |
(1)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上表:
A.骨剩余的物质为无机物 B.骨剩余的物质为有机物
C.灰白色的物质,质脆 D.柔软的物质,可任意弯曲
(2)实验结果说明了骨是由脆硬的和柔韧的组成的。
(3)下图表示人骨中某类物质在各年龄段含量的变化,这类物质是
A.有机物
B.无机物
C.钙
D.骨髓
(4)结合上图,在儿童和少年的骨中,有机物,无机物,骨的,因此要注意坐、立、行等姿势。(填入正确答案的字母)
A.多于 B.少于
C.多于
D.少于
E.弹性大,硬度小,易变形 F.弹性小,硬度大,易骨折
下图是人的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示意图(不完整),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的“”代表,A和a代表_______________
⑵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过程中,体细胞中的每对染色体中的_______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⑶受精卵中的成对的染色体组成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若图中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男孩,请写出下列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
受精卵_______,母亲的体细胞________,父亲的体细胞XY;精子_______,卵细胞X。
下图是家蚕个体发育过程中的四种虫态图,请据图回答。
(1)家蚕个体发育正确顺序是。
(2)此种个体发育属于变态。
(3)蝗虫与家蚕的发育过程中,不同点是蝗虫没有图中的[ ]时期,因此,像蝗虫这样的变态发育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