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倾析法分离时,将烧杯中的上层清液用玻璃棒引流到另一容器内,即可使沉淀与清液分离 |
B.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切取绿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放入烧杯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再加入少量水,然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
C.用移液管取液后,将移液管垂直放入稍倾斜的容器中,并使管尖与容器内壁接触,松开食指使溶液全部流出,数秒后,取出移液管 |
D.一旦金属汞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放在水中保存以防挥发;并将硫磺粉撒在洒落的地方,使金属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 |
以下实验原理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焰色反应实验中,铂丝在蘸取待测溶液前,应先用稀硫酸洗净并灼烧 |
B.做“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应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将绿豆大小用滤纸吸干其表面的煤油的金属钠投入小烧杯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
C.纸层析中,滤纸作为固定相,展开剂作为流动相 |
D.室温下,含有CoCl2的干燥变色硅胶呈蓝色,在潮湿的空气中变粉红色,放在干燥的空气中又恢复为蓝色 |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
A.用10 mL量筒量取5.45 mL氢氧化钠溶液 |
B.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氨水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
C.用图1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 |
D.用图2装置分离苯和溴苯 |
有关晶体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NaCl晶体(图甲)中,距Na+最近的Cl-形成正八面体 |
B.该气态团簇分子(图乙)的分子式为EF或FE |
C.在CO2晶体(图丙)中,一个CO2分子周围有12个CO2分子紧邻 |
D.在碘晶体(图丁)中,碘分子的排列有两种不同的方向 |
PH3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其分子结构和NH3相似,但P—H键键能比N—H键键能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H3分子呈平面三角形 |
B.PH3分子是极性分子 |
C.PH3沸点低于NH3沸点,因为P—H键键能低 |
D.PH3分子稳定性低于NH3分子,因为NH3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