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小玲和小强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1)在小华设计的图甲这个实验中,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是通过________体现出来的,像这种用能直接观测的量来显示不容易直接观测的量的方法叫“转换法”,这种方法在物理学研究中经常用到,请举一例:_________。
(2)在小玲设计的图乙中,将R1和R2串联接入电路中,这是为了保证_______相同;
(3)在小强设计的图丙中,小强在烧瓶中装的是煤油,请问他为什么不选择在烧瓶中装满更容易获得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小华进行的图甲实验中,发现装有_______可乐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升高的快。这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_______,产生的热量越多。
(5)对比三个同学的设计,谈谈他们的优缺点。
某同学在实验室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先将待测液体倒入量筒,如图16甲所示,则待测液体的体积为cm3。接着他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0g,然后他将量筒中的液体全部倒入烧杯内,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16乙所示,则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为。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待测液体的密度为g/cm3。
实验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阻值约为10Ω) ,所用的电源电压为6V,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1)图是某同学连接的实物图,其中滑动变阻器没有连接完整,请将滑动变阻器正确连入电路中,要求: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变大。
(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5所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A,小灯泡的电阻是Ω。
下表是在研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该电阻阻值之间的关系”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你对表格中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电功率与电阻阻值之间的关系:。
R/Ω |
10 |
20 |
30 |
50 |
60 |
70 |
U/V |
3 |
6 |
9 |
15 |
18 |
21 |
I/A |
0.3 |
0.3 |
0.3 |
0.3 |
0.3 |
0.3 |
P/W |
0.9 |
1.8 |
2.7 |
4.5 |
5.4 |
6.3 |
在“观察海波熔化的实验”中,当海波温度升到38℃时,某同学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海波的温度。然后,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分析图像可知,海波晶体。(选填“是”或“不是”)
(2)由图像可以看出:海波在第7min内是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他点燃蜡烛后,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烛焰完整的像。经过分析,他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蜡烛的火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中心没有被调整到同一高度。上述问题解决后,某同学移动光屏后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完整的像,并测得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30cm,则该像是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这一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