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我国不同地区2000年粮食生产效率表。回答问题。
项目 |
资本投入量 |
人力投入量 |
自然资源效率 |
资本效率 |
人力效率 |
化肥量(千克/公顷) |
劳动力(劳动日/公顷) |
粮食/耕地(千克/公顷) |
粮食/化肥(千克/千克) |
粮食/劳动日(千克/日) |
|
全国平均 |
264.53 |
199.5 |
4377 |
16.55 |
21.94 |
西北省份 |
197.25 |
213.5 |
2833 |
15.75 |
13.86 |
西南省份 |
186.60 |
312.3 |
3979 |
21.44 |
12.69 |
东南省份 |
317.18 |
169.4 |
5665 |
18.61 |
36.56 |
东北和新疆 |
235.65 |
119.4 |
4908 |
21.78 |
42.25 |
表中所示生产成本中劳动费用最高的是
A.西北省份 | B.西南省份 |
C.东南省份 | D.东北和新疆 |
东北和新疆的人力投入量最低,人力效率最高,反映出
A.农业生产落后 | B.劳动力科技素质高 |
C.机械化水平高 | D.气候条件优越 |
下列正方形代表亚欧大陆,图中圆圈能正确反映中国位置的是: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往往表现为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
C.在迁出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
D.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
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
A.盛行风 |
B.地转偏向力 |
C.海水密度差异 |
D.大陆轮廓和岛屿影响 |
下图是傅科摆所证明的地理现象,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阴影部分为堆积物)的情况正确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北京、武汉、广州三地( )
A.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北京>武汉>广州 |
B.夏至日昼长:北京>武汉>广州 |
C.一年中夜昼夜长短变化:广州>武汉>北京 |
D.地转偏向力:广州>武汉>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