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秋冬以来,随着"灰霾"天气(如图)频频来袭,PM2.5逐渐进入公众视线。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称为PM2.5,是可直入肺的细小颗粒物。PM2.5是形成"灰霾"的主要原因,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专家指出:PM2.5对人体的系统危害最大。由于颗粒物微小,人体吸气时,PM2.5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可直接进入和肺泡,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同时进入肺的有毒微粒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通过而分布到全身。
(2)鉴于"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当"灰霾"来袭时你对人们有何建议?

(3)2011年11月27日长沙市20多名志愿者对长沙市几个地点的空气中PM2.5进行了检测,结果如右表。请问这几个地点的空气质量由好到坏的排列次序是

地点
时间
PM2.5值
1.火车站进站口
14:25
518(约37ug/m3
2.爱晚亭
14:16
326(约23ug/m3
3.步行街街口
14:10
631(约45ug/m3


A.1、2、3             B.3、2、1        C.2、1、3          D. 2、3、1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其结构基础是
(2)图甲表示缩手反射,字母 相当于图乙中的①,是
(3)图甲、乙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
(4)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图甲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
(5)某人第一次手碰到针时会发生缩手反射,从反射的类型看,该反射属于 反射,以后手接近针时会主动缩回,这属于 反射。

(6)人体除神经调节外,还有 调节等,它们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1)人体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甲图表示 循环中的气体交换。
(2)A处的血管是 ,内部流动的是 血。经过交换后血液变为 血。
(3)实现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血管是
(4)在E处,氧气和 分离,扩散进入细胞,细胞氧化分解物质后,产生二氧化碳、
等废物,它们排出人体分别通过呼吸系统、 系统和

完成下列概念图。

下图是神经系统与其所调节的部分器官重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人在[] 处形成视觉。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或上网,就会导致眼的[]____________过度变曲,形成近视。
(2)肾脏产生的尿液通过[] 流入膀胱。尿液贮存到一定量就会产生排尿反射,请用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婴儿排尿反射的基本途径:
(3)下面是一些与反射有关的概念,这些概念有大有小。请用字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它们排列起来。_________。
a 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b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c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假如你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到达现场,下列情形你应当怎样诊断和处理:
(1)其中一人手臂受伤,伤口向外渗血,对他的诊断和初步止血的正确方法是( )
A.动脉受损,在伤口近心端压迫止血
B.动脉受损,在伤口处压迫止血
C.静脉受损,在伤口远心端压迫止血
D.毛细血管受损,在伤口处压迫止血也可让血液自然凝固止血
(2)一位现场的热心市民说:“我是万能输血者,如需输血,可用我的血”,你认为最适合接受此人血液的是哪种血型的患者( )
A.A型血、B型血
B.AB型血
C.O型血
D.A型血、B型血、AB型血、O型血都可以
(3)其中一名伤者没有任何知觉,但呼吸、心跳都正常,可以确认其没有受伤的器官是()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4)其中一名伤者被倒塌的建筑材料砸中了背部,造成胸椎横断,则此人________(填“能”或“不能”)完成膝跳反射,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完成眨眼反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