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有了自信心 才有文化影响力
近日,有机构发布报告称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的份额不足4%。而美国占43%的份额,欧盟占34%,亚太地区仅占19%。这19%中,日本占10%,澳大利亚占5%,剩下的4%才属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太地区国家。不论这样的统计是否科学,我国GDP世界第二而文化影响力不足却是事实。尽管近几年“文化走出去”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如何更好、更快地壮大文化软实力,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
美国、欧盟、日本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首先来自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有了物质的保障才可能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国家的另一个特点是,在文化方面都表现出很强的自信。有了这样的自信,他们就会理直气壮、昂首挺胸地将自己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由是观之,中国文化要更好地走出去,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要不断增强,就必须具备更加强大的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灿烂辉煌,从古至今,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珍宝”确实很多,然而要构建强大的文化自信,还必须从“珍宝”中找出最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东西,换言之,要找到我们的“中国梦”。
在此不由得想起鲁迅先生的名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先生那激情澎湃的文字,至今读来让人荡气回肠:“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旧中国,民族自信心空前低迷,但鲁迅先生理直气壮、昂首挺胸地告诉世人:中国的脊梁没有断,中国的精神没有死,中国的自信没有失!鲁迅先生离开我们70多年了,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各项事业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真真正正实现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宏愿。然而,物质的丰富难掩某些人精神的贫困,他们的文化自信心没有增强反而减弱了,好像中国文化必须与西方文明步调一致才有前途。试想,如果人们受了如此熏陶,哪里还有信心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中国文化如何才能建立起自己强大的影响力?
因此,要壮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不仅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对全球的传播能力、建立完善的对外交流网络,还要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心,要坚信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能够获得全世界的认同,中国人民已经而且会继续创造出让世界人民欣赏的精神财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世界人民的认同与尊重。(有删改)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虽然这一统计不是科学的,但是作者还是意识到了,相对于我国GDP世界第二来说,我国文化产业在世界文化市场上所占的份额明显不足。
B、要想构建强大的文化自信,必须从民族文化“珍宝”中找出能够引起美国、欧盟等西方国家兴趣的东西。
C、要想让中华文化像西方文化那样走出国门,要想不断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具有更加强大的文化自信。
D 、认为中华文化必须与西方文明步调一致才有前途的人都是对中华文化缺乏自信心的人,如果人们都这样认为,就不会有信心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
E、我们要坚信中华文化的“珍宝”能够获得全世界的认同,中国人已经而且会继续创造出让世界人民欣赏的精神财富。根据文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几年“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国的文化影响力仍然不足。 |
B.物质决定精神,随着物质的丰富,现今,中国人民的精神也走出了贫困,人们的文化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强。 |
C.针对某些人对中国文化没有信心,文章引用了鲁迅先生的名篇,意在增强那些人的文化自信心。 |
D.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心,才能壮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才能赢得世界人民的认同和尊重。 |
美国、欧盟、日本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化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原因有哪些?
我们应如何壮大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蝼蚁壮歌
长期以来,我对蝼蚁之类的小生灵都很瞧不起。
一次,一位朋友向我追述了他在南美洲森林边缘亲眼目睹的一幕永难忘怀的情景。那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游走的火舌活像一串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这时,一位明眼的巴西向导忽然向我们叫道:“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我们随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火舌缩小着的包围圈里已经变成了黑压压的一片。“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火海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火神肆虐的热浪里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可万万没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河岸的方向突围滚去。蚁团在火舌舐(shì)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没有丝毫松动,即使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随着向对岸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
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毫克,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个体牺牲,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警”,又是如此无以复加的感人,怎能不发人深思、油然生出敬慕的情感来?
蚂蚁──这小生灵就是这样闯进了我心目中的崇敬者群。我开始进一步追寻着它们的生命轨迹,进一步探索它们在生存斗争中那些足以使生命发光的东西。
原来,我以为蚂蚁虽然是昆虫世界的大力士,它们十分善于采撷大自然的精英,强化自己的肌体,但是,它们也只能战胜昆虫世界中的相对弱者,而在强大的生物,如哺乳动物面前,却总是被践踏、被捕食的对象。然而,来自墨西哥热带森林的蚁国新闻,却打破了我这固有的评价。
那里有一种蚂蚁叫做劫蚁,又名“游行蚁”或“食肉游蚁”。它们往往形成十万到十五万之众的大家族。它们昼憩夜袭。奇妙的是:当它们昼憩时,可以相互钩结成一个中空的大圆球,把尊贵的女王、可爱的幼蚁和众多猎获物围在里面加以保护;当它们夜袭时,则全体出动,铺排开宽达五米的横队,由体大剽悍的大腭兵蚁卫护,浩浩荡荡地威武行进。一路之上,只要是避之不及的大小动物,均属劫蚁大军围攻、消灭之列。不论是兔、鼠、鸡、犬,还是熟睡的牛、羊、犬、蟒蛇,都难免于难。据说,著名德国旅行家爱华斯,在墨西哥一家乡村旅店里,就曾经遭受过劫蚁大军的夜袭,虽未丧生,却吓得几乎灵魂出窍。
牛、羊对劫蚁来说不可谓不威武,巨蟒于劫蚁来说不可谓不庞然大物矣!但若丧失警觉竟可沦为劫蚁盘中之餐;劫蚁的个体,不可谓不形微区区,不可谓不渺小孱弱兮,然而万众一心,不畏庞然大物,不自菲弱小,而能叱咤森林,云游四方,所向无敌。
真是区区蝼蚁,可讴壮歌矣!
11.第二段叙述了朋友“亲眼目睹的一幕永难忘怀的情景”。请简要概括这“情景”的具体内容。(不超过60字)
12.阅读三至五段,完成下面两小题。
⑴请找出直接表现“我”对蝼蚁的情感与原先完全不同的一个词语。
⑵第五段加点的“固有的评价”具体指什么?
13.第六段写了著名德国旅行家爱华斯的经历,其作用是什么?
14.第四段说,“我”开始探索蝼蚁“在生存斗争中那些足以使生命发光的东西”。结合全文,谈谈蝼蚁“足以使生命发光的东西”的具体含义。
一路风雪一路歌
①他的一生再平凡不过,可是他从未放弃过心中的美好希望,从未因失败改变过梦想。
②19世纪,美国有一个年轻人满怀抱负,想身体力行改变美国教育界现状。他发愤读书,在耶鲁大学毕业后,如愿以偿成了教师。他的课讲得生动无比。他对学生从不苛刻,用精神力量去感化他们。这在当时保守的教育界看来,是一件无法容忍的事。很快,他满怀遗憾地离开教师岗位。
③接下来,他当了律师,准备为维护法律的公正而奋斗。可正是这一美好愿望,最终毁掉了他的律师事业。他常常因为当事人是坏人而推掉送上门的生意,白白把优厚的酬金让给了别人。但如果是好人受到不公正待遇,他又不计报酬地为之奔忙。因为违反了当时美国律师界的“谁有钱就为谁服务”的行规,他不断受到排挤,最后不得不离开。
④此后,他经过商。可是,他的善良与忍让使他根本看不到竞争的残酷,总是在谈判中被蒙骗,结果吃亏上当。最后,他当了牧师,企图在精神上把人们引向生命的正途。然而,他又因为支持禁酒和反对奴隶制得罪许多人,被迫辞职。此时的他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他一直以一颗忧国忧民之心,兢兢业业努力着,现实却像一柄巨大的铁锤,无情地把他的梦想一个个敲碎。
⑤一个圣诞节前夜,天上飘着大雪。他孤独地站在路边,看着邻居的孩子们乘着雪橇飞驰而过,不禁感慨万千,连身上积了厚厚的雪都没有察觉。孩子们玩够了回来,看见他的样子,便说:“老爷爷,您现在真像圣诞老人。不知您给我们准备了什么礼物?”他霍然惊醒,面对孩子们通红的脸,心中忽然有一股情愫涌动。他忙跑回屋,飞快写了一首歌,教给那些孩子。孩子们在欢快歌声中,乘着雪橇消失在风雪之中。
⑥他81岁去世。纵观他一生,失败一个接着一个,没有惊人的事迹,没有大的贡献,他的名字却已为全世界人熟知。因为在那个风雪弥漫的圣诞前夜,他为孩子们写下的歌:“冲破大风雪,我们坐在雪橇上,奔驰过田野,我们欢笑又歌唱。马儿铃声响叮当,令人心情多欢畅……”这首歌被世人广为传唱,成为圣诞节不可缺少的旋律。
⑦这首歌叫《铃儿响叮当》,他的名字叫皮尔彭特。他的一生再平凡不过,可是他从未放弃过心中的美好希望,从未因失败改变过梦想。因此,他的心中才能飞出如此优美的歌,穿越漫漫时空,依然濯洗我们的灵魂,震撼我们的心。
⑧这歌声永远响在充满风雪的人生旅途上,使我们有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去面对人生更大的风雪!
11.主人公从事过哪些“失败”的职业?从文中摘录。
12.第五段中“他孤独地站在路边”,“孤独”蕴藉着哪两层含义?
13.皮尔彭特历经失败,为什么还能写出《铃儿响叮当》这样欢快的歌?
14.“一路风雪一路歌”是文题也是本文的主旨,你如何理解?
纽扣
(日)内海隆一郎
在路边上有个无人售货亭。杉田把自家的萝卜、小油菜、胡萝卜等蔬菜摆在约有半张席大小的货架上。
蔬菜一袋从100元到200元不等,买菜的人把硬币投到用铁丝吊着的空罐头盒里即可。
到无人售货亭来买菜的多为农田前面小区或对面公寓里的人。因为这里的蔬菜比站前超市便宜得多,所以每天摆出的蔬菜从来没剩过。
“嗨,又有一个。”
黄昏时,杉田从铁皮盒往外倒硬币时说。他的手指闪着一个比百元硬币大一圈的黑色圆形钮扣。这颗钮扣好像用黑色贝壳做的,中间有呈井字状的4个穿线孔。放在明亮处,钮扣闪着美丽的光泽。
“真不像话,用纽扣代替钱。”
这一个月以来,已经发现3个同样的纽扣。虽然没什么用处,但扔掉可惜,所以用胶带纸黏在墙上。这是第4颗。
在此以前,发生过几次拿走菜不给钱的事。杉田贴了张纸条,上面写上“拿菜不付钱就是小偷”!从那以后,再没有丢过菜。
“肯定是看错了。”
杉田生气地想。
用纽扣来换精心种养的蔬菜不合道理。
“准是那个老太太。”
他眼前浮现出在田里干活时经常看到的那个老太太。她清瘦、高个,有点驼背,拄着手杖,摇摇晃晃地走着。从那走路的姿态,可以看出,她以前是个风姿绰约的女人。
可是,只要她来买土豆、胡萝卜,钱盒里肯定有纽扣。
“她是怎么想的,难道以为纽扣是百元硬币?”
话虽然这样说,但总不能在她往钱盒里投纽扣的刹那间把她抓住。
“也许她真把这纽扣当成了百元硬币。”
杉田看着那纽扣,突然想起了十几年前死去的母亲。
——妈妈在处理旧衣服和衬衫时,总要把扣子剪下来,各种各样的扣子装了整整一点心盒。
也许这个老太太把扣子盒误认为贮钱箱了!
当杉田平静下来时,许久不见的女儿回来了。
“嗨,这是怎么了?”
女儿兴致勃勃地指着墙上的扣子说。
女儿从设计专科学校毕业后结婚,现在在一家室内装修店打工。
杉田阴沉着脸把事情讲了一遍,女儿两眼闪光。
“给我吧。”
“这是卖菜的钱,一个相当100元。”
“我给你400元。”
“什么?扣子值那么多吗?”
“这是用黑蝶贝做的纽扣,雕工也好。原来肯定是用在高级礼服上的。”
“这么贵重?”
“现在买,一个的价钱就吓你一跳。这样高级的扣子,可以卖……”
杉田边听边想起了那个老太太走路的姿态。
17.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18.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一种描写方式?
19.杉田认为老太太误把纽扣当成钱的原因是什么?
20.从这篇小说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水家乡
我曾是一只野生的黑鸬鹚(lú cí),白洋淀只是我南徙的中转站。
那天,我飞过浩淼的水面,飞过远接百里的芦苇荡,来到了白洋淀边。我落在一片硕大的荷叶上,我锐利的嘴被眼前的美景磨圆了。
不知过了多久,我的眼前唰地落下一道白光。荷叶倾倒,荷花飘零,我被一条渔网罩住了。渔网慢慢收拢,我看到了苇帽下一张黝黑年轻的脸,在船上,在阳光下得意地笑着。我铁青的羽毛闪着愤怒的冷光,磨圆的嘴重归锐利。等他伸手抓我双腿时,我奋力一扑,啄住了他的左眼……从此,我失去了自由,而这个叫陈大船的年轻人成了陈瞎子。
我时刻准备迎接陈瞎子的报复。然而他眼伤痊愈后,却笑眯眯地给我带来了一只漂亮的母鸬鹚:她洁白的羽翅缓缓扇动,犹如一团芦花飘落在船头。我呐喊着,跳跃着,一头扎进汪洋恣肆的大淀,给她叼上一条欢蹦乱跳的红鲤。我轻啄着她光滑柔顺的羽毛,急不可待地说,白鸬,我不走了。
就这样陈瞎子成了我的主人,白洋淀成了我的家乡。陈瞎子是个精明的人,几年以后,他成了白洋淀有名的渔王,还娶了媳妇,生了一个双目齐全的儿子,我和白鸬也有了一群可爱的儿女。
做鱼鹰很辛苦,陈瞎子更辛苦,可我们还是乐此不疲。我们总能看到满淀荷花艳丽无比,成群的鱼儿跳出水面闻香嬉荷,姑娘划着小船唱着渔歌采摘莲蓬。有一次我们竟合力捕获了白洋淀的花头鱼王。①陈瞎子逢人便讲,我的鹰王逮住了鱼王,奶奶的,六十多斤呢!看着他独眼里抑制不住的光芒,我也用翅膀覆住白鸬,在儿女们的欢呼声里柔情地啄着她的脖颈……
我和陈瞎子的好日月终于在白洋淀几度干涸后戛然而止。水干了,鱼净了,鱼鹰也没了用场。陈瞎子的老婆病死了,我的儿女们先后被陈瞎子卖到了南方。只剩下我、白鸬,一起陪着陈瞎子慢慢老去。
终于,在芦苇干枯、荷花凋败时节,和我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白鸬在吃了一只有毒的田鼠之后离开了我和陈瞎子。陈瞎子拿着铁锹,抱着白鸬,肩扛着我来到村边的小岛上。他挖了个坑,把白鸬埋了。他盖好最后一锹土的时候,我看见他的独眼里滚下了几大滴混浊的老泪。就在埋白鸬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孤坟,那是他老婆长眠的地方。
陈瞎子流完泪,把我抱住,②一边梳理我脏乱的羽毛,一边絮絮叨叨地说,老伙计,你走吧。天快冷了,你飞到南方去吧。淀子里建了个旅游岛,再不去,你就会被我卖到那里供游人观赏了。
他把我往灰暗的天上送去。我抖动着衰老的翅膀,嘎嘎地叫了两声,奋力地开始了许久不曾有过的飞翔。
我终于没有飞出白洋淀。我已融入了这方水土,白洋淀就是我的家乡。我在干旱的淀边凝望着天空,凝望着远方。我伸长了脖子久久地等待,希望能一直等到水的到来。
(作者蔡楠,有删节)
1.请从陈瞎子的角度梳理小说的情节。(4分)
(1);
(2)陈瞎子驯化了黑鸬鹚,他们一起过上了幸福生活;
(3);
(4)陈瞎子把黑鸬鹚放走了。
2.结合加点的词语,说说小说中两处画直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陈瞎子怎样的心情。(4分)
3.请联系上下文分析第六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2分)
4.有人说这篇小说是“一曲命运的哀歌”。请结合你真切的阅读体验,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深刻理解。(不少于80字)(6分)
阅读《感谢鄙视自己的人》(张世普)一文,完成问题。(共15分)
70年代的香港演艺圈看似华灯似锦,其实炎凉莫测。鲜花和掌声对于其貌不扬的演员来说,就像海市蜃楼般遥不可及。初出茅庐的成龙,接演了一部戏,其中一位有名的女演员,坐在那边跟编剧讲,我怎么会喜欢他,大鼻子,小眼睛的。成龙强忍着泪,还要给坐着的她鞠躬。还有为了能让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古龙给自己写一个剧本,成龙每天陪他喝酒,宴席上,敬古大侠左一大杯,右一大杯,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拼命往下喝,喝完以后,古龙却说:我怎么会给他写这个剧本,我要写,也得找个好看点的。酒醉的成龙,跑到厕所吐,抱着同事哭得泪流满面。
岁月沧桑,世事变幻,时间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术师,一刻不停地改变着世界。30多年后,成龙已经拥有全世界的影迷超过三亿人,成为唯一一位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下手印、脚印、鼻印,被美国《人物》杂志评选为100位当今全球最伟大影星的中国演员。在央视《艺术人生》节目中讲述那段往事时,他出人意料的说:“ 。”
造物者其实是公平的,它赋予任何事物的都是一样的。作为芸芸众生中的人,当然谁也没有权利要求自己生来就超凡脱俗,生来就光环围绕。同样,鄙视作为人性的一种弱点,谁也无法回避。事实上,这个世界上的许多悲剧的根源都源自于鄙视。同样是被人鄙视,有的人,如生脓疮,自惭自愧,遮遮掩掩;而成龙则用它激励自己,点燃斗志,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孟子·尽心上》说“知耻而为人,知耻而后勇”,那就是了,鄙视唤醒自尊,被人鄙视或许能够算是一种耻辱,感谢鄙视自己的人让自己“知耻”,就是一种大境界了。
成功是如此美好,却又如此艰辛。感谢他们,感谢鄙视自己的人,这短短几个字涵盖了成龙从影40多年的豁达与坚韧、奋斗与不屈。感谢鄙视自己的人,成龙的生命才铺满精彩,写满美丽。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不少人因别人的鄙视,或铤而走险,或自暴自弃而荒废一生。
《杂文报》2006年4月10日
12、请你用一句话写出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要观点。
13、联系上下文,并结合“出人意料”一词,在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话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4、成龙是成功了,但悲喜一瞬间,文章结尾也写到“不少人因别人的鄙视,或铤而走险,或自暴自弃而荒废一生。”请你据此续写一个事例论据。
15、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感谢鄙视自己的人让自己‘知耻’,就是一种大境界了”一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