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
生活中,名人常受到人们的推崇:古人说“见贤思齐焉”;今天的人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我们不能盲目崇拜,“敬仰使人明智,崇拜使人愚昧”。下边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名人,了解名人吧。为了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请你用对联的形式为这次活动拟写主题语。
下面是一份对校内200名学生所崇敬的名人进行的调查,看表后按要求答题。
| 所崇敬的名人 |
人数 |
百分比 |
| 影视明星 |
120 |
60% |
| 体育明星 |
38 |
19% |
| 文学家 |
16 |
8% |
| 科学家 |
14 |
7% |
| 政治家 |
12 |
6% |
①看了这一统计表,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②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崇敬影视明星的同学有什么建议?
③你崇拜的人是谁?试简要说说理由。
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杨二嫂”最有可能是根据《朝花夕拾》中的哪位女性塑造的?理由是什么?
名著阅读
下面有关《伊索寓言》的评论,有一处错误,请找出并指出错在哪里。
《伊索寓言》表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与智慧,如《农夫和蛇》告诫人们对恶人不能心慈手软,《驴和狼》警示大家不要相信坏人的甜言蜜语,《乌龟和老鹰》告诉我们应对困难要有充分准备。
仿照下面画横线的部分,续写一个句子组成排比句。
潇洒是人们心中的美丽风景,潇洒的内涵包罗万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与世无争的潇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豪迈自信的潇洒;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一种成功的潇洒。 。
下列情境中的语言表达是否得体。得体的,请选“A”;不得体的,请选“B”。
(1)在“五四”青年节纪念活动中,某同学正在发言,主持人需要插话,他说:“你停下来,我来说两句。”
(2)临近期末考试,你想看看球赛,就对妈妈说:“妈妈,学习要劳逸结合,我看一会儿球赛,就去学习,可以吗?”
(3)某校学生会邀请新当选中科院院士的校友张教授来校讲座,学生会主席致辞说:“张教授新近当选中科院院士,这既是本校的光荣,也是张教授的光荣。”
综合性学习。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精神的食粮、智慧的海洋。读书可以形成翩然之风度,卓尔之气质。前进中学学生会拟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漫校园”的主题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此次活动,并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一:关于读书,鲁迅认为,要多读书,但不能读死书,否则真成了“自己脑里给作者跑马”,并且“踏得一塌糊涂”了。钱穆认为,读书要“活”,懂得一书中所蕴涵的一种活的精神;要读全书,不可割裂破碎、只注意某一方面。
材料二:读、重读、反复读,那些可以把自己钉牢的书,有助于理解事物,在大脑中形成或自己意义的框架;有助于理解人类社会与历史,及其背后的细节、逻辑。至于哪些书能把自己“钉牢”,值得自己一读再读反复读,除了流传的经典之外,恐怕还需要自己在茫茫书海中摸爬滚打一番,细细体悟,才能找到真爱。
材料三:在“传统文化热”走向公众时,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传统的理解与尊重,避免庸俗化的,唯利是图的扭曲传统;需要坚持对传统的现代理解和当代转化。把传统文化中那些符合现代生活与现代价值的内容有机的融入生活。
【补计划】如图是前进中学“传统文化漫校园”活动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图,请在这个框架图的空缺处补上相应内容。
【究观点】请从以上三则观点中,任选二则加以概括。(每则不超过15字)
【受采访】(要求:记者提问任选一问作答,语言简明,表达得体,不超过100字。)
记者:同学,你好!据说你们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漫校园”实践活动,特别注重经典的诵读。你最喜欢那本经典著作或哪首经典诗词?请说出理由。
记者:家风依靠家规家训传承发扬,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请晒出你的家规或家训,并说出对你成长的影响。
【写书信】近日,一档读信节目﹣﹣《见字如面》,持续刷爆朋友圈。几封书信涓涓山泉,沁人心脾,荧屏内外,收获掌声无数。请你给远在他乡的父母写封信(要求:只写出书信的开头、结尾部分,不写正文,不得出现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