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由于某一电阻发生断路或短路,使A灯变
暗,B灯变亮,则故障可能是 ( )
A.R1短路 | B.R2断路 |
C.R3断路 | D.R4短路 |
下列关于重力、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是由于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而产生的 |
B.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 |
C.用一绳子将物体悬挂起来,物体静止时,该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绳子的延长线上 |
D.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内,不可能在物体外 |
如图所示,平直木板AB倾斜放置,板上的P点距A端较近,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由A到B逐渐减小,先让物块从A由静止开始滑到B。然后,将A着地,抬高B,使木板的倾角与前一过程相同,再让物块从B由静止开始滑到A。上述两过程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有
A.物块从顶端滑到P点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前一过程较少
B.物块经过P点的动能,前一过程较小
C.物块滑到底端的速度,两次大小相等
D.物块从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前一过程较长
如图所示,甲、乙两水平圆盘紧靠在一起,大圆盘为主动轮,乙靠摩擦随甲无滑动地转动。大、小圆盘的半径之比为3∶1,两圆盘和小物体m1、m2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m1距甲盘圆心O点2r,m2距乙盘圆心O′点r,当甲缓慢转动且转速慢慢增加时
A.物块相对盘开始滑动前,m1与m2的角速度之比为3∶1 |
B.物块相对盘开始滑动前,m1与m2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2∶9 |
C.随转速慢慢增加,m1先开始滑动 |
D.随转速慢慢增加,m2先开始滑动 |
“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地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人在从P点落下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 )
A.人下落至b处获得最大速度 |
B.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 |
C.人在b位置处具有的动能等于人由P下落到b处减少的重力势能 |
D.由a至c过程中人克服绳的弹力做的功等于人由P下落至c处时重力势能减少量 |
如图,质量为M、倾角为θ=37°的斜面B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块A,在力F的作用下使AB两物块一起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作用在B上的外力F增大后,物块A仍保持与斜面相对静止,下列情况中可能正确的是()
A.斜面对A的支持力大小不变、斜面对A的摩擦力增大 |
B.斜面对A的支持力增大、斜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 |
C.斜面对A的支持力减小、斜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
D.斜面对A的支持力增大、斜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