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或做法不合理的是
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 B.煮沸的汤比煮沸的水温度高 |
C.蒸发海水得到粗盐 | D.用明矾溶液来区别硬水和软水 |
盐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为红色,是因为盐酸中含有大量的
A.氢分子 | B.氢离子 | C.氯离子 | D.氢原子 |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MgCl2、NaOH、BaCl2、Na2SO4中的一种或多种组成.取少量该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搅拌后,观察到有白色不溶物存在;再向烧杯中滴加酸溶液.根据加酸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绘制如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加水后得到的液体中可能含有OH- |
B.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OH)2或BaSO4 |
C.原固体中可能含有三种物质 |
D.酸溶液不可能为稀硫酸 |
同学们为探究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下列方案中实验设计、现象、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
实验设计 |
现 象 |
结论 (金属的活动性) |
① |
将铝丝放放硫酸铜溶液 |
无现象 |
Cu>Al |
② |
将铝丝放入硫酸镁溶液中 |
铝丝表面有固体析出 |
Al>Mg |
③ |
分别将锌粉与铁丝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 |
锌粉产生气泡的速率比铁丝快 |
Zn>Fe |
④ |
分别将铁丝与铜丝放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 |
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铜丝无现象 |
Fe>Cu |
A.①B.②C.③D.④
有等质量的镁和锌,前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中,后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一定没有剩余 |
B.最终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 |
C.消耗镁的质量与消耗锌的质量之比为1:1 |
D.消耗的稀盐酸和稀硫酸质量之比为73:98 |
下列实验操作和处理方法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的是( )
①将水沿着烧杯内壁缓慢加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朝向任何人
③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立即开灯检查煤气泄漏原因,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④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氧化铜,再通入氢气.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