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试管山羊”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若要培育成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过程中可通过给母山羊注射有关激素使其超数排卵 |
B.乙过程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卵母细胞和精子的成熟 |
C.丙过程与乙过程中应采用相同成分的培养液 |
D.丁过程中早期胚胎须移植到供体性状相同的代孕母羊子宫内 |
图1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定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α表示);图2是生长素浓度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点时,α具有最大值 |
B.只用图1实验即可证明生长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
C.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d时,胚芽鞘向左侧弯曲 |
D.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不同,但可能形成相同的α |
下列对微生物描述正确的是()
A.某种微生物传染病的易感人群人数越多群体免疫力越强 |
B.黄曲霉可以在不含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 |
C.硝化细菌可以在无氮培养基中生长 |
D.大肠杆菌可以在未灭菌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 |
疟原虫生活史复杂,先在雌性按蚊完成受精作用,后寄生于人的肝细胞发育到一定阶段,破肝细胞而出侵入红细胞,发育至一定阶段破红细胞而出(此时被按蚊吸去可继续循环其生活史),病人出现发冷发热的疟疾症状。以下推论正确的是()
A.疟原虫利用红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蛋白质 |
B.破红细胞而出的疟原虫可被体液中的抗体杀死 |
C.疟原虫及其代谢产物破坏了人体的躯体感觉中枢 |
D.在疟疾严重地区灭蚊属于控制传染源 |
下图曲线a和b不能用于分别表示()
A.夏季晴天正午时分棉花叶肉细胞中ADP和[H]含量的变化 |
B.萌发的植物种子在出土之前有机物种类和干重的变 |
C.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液浓度和原生质层长度的变化 |
D.细胞分化程度和全能性高低的变化 |
下列是有关实验问题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观察小麦根毛细胞的质壁分离时,需缩小光圈 |
B.番茄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但不可用作还原糖鉴定的材料 |
C.利用目镜测微尺在显微镜视野中可直接测量物象的大小 |
D.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因素实验中,采用真空渗水法可测量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