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某种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基因,并以质粒为运载体,采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了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质粒是最常用的运载体之一,它仅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
B.将抗枯萎基因连接到质粒上,用到的工具酶仅是DNA连接酶 |
C.用叶肉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培育出的植株不能表现出抗枯萎性状 |
D.通过该方法获得的抗病金茶花,产生的配子不一定含抗病基因 |
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错误的描述是()
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 |
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
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
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饮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 |
下图表示一高等动物体内的有关细胞分裂图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核内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图⑤时期 |
B.基因重组的发生与图②有直接的关系 |
C.等位基因的分离不可能发生在图④时期 |
D.①至④图所示时期都有可能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 |
用X射线处理蚕蛹,使其第2号染色体上的斑纹基因易于W染色体上,使雌体都有斑纹。再将雌蚕与白体雄蚕交配,其后代雌蚕都有斑纹,雄蚕都无斑纹。这样有利于去雌留雄,提高蚕丝的质量。这种育种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
A.染色体结构变异 | B.基因突变 |
C.染色体数目变异 | D.基因重组 |
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中的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点相连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上所携带的全部基因本应完全相同,但实际上却有不同的,其原因可能是()
A.复制时发生了差错 | B.联会时染色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
C.该洋葱是杂合体 | D.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
观察下列有关图解或图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和图乙中可发生基因重组的序号是④⑤ |
B.图甲、乙、丙的变化只会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
C.丙的变化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 |
D.图甲种①②过程只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图乙中③⑥过程属于配子间的随机组合 |